初审编辑:李轩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王硕 通讯员 张广亮 王炜华 定陶报道
“永翠把院民当父母,她不嫌脏不嫌臭,经常给我们洗澡、剪头、洗脚、送水送饭,我们的晚年就靠她了。”
11月11日,提起王永翠,现年80多岁的老院民刘奶奶高兴地说。
在定陶区,有这样一个妇女,心系城乡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创办老年公寓,让老人们感受到女儿般的疼爱与温暖。她叫王永翠,现年55岁,中共党员,滨河街道人,现任定陶区五福老年公寓院长。
创建老年公寓,给孤寡老人一个家
1998年王永翠所在的工厂倒闭,她成了一名下岗职工,在当搬砖工、送水工、护理工期间,看到一些空巢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饮食起居无法得到及时照料,产生了创办养老院的想法,这样既能照顾老人,又能帮助政府分忧解困,还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经过多方筹资,2011年3月,定陶区五福老年公寓正式运营。公寓内环境整洁,美化亮化、设施齐全,居室内配有独立卫生间、有线电视、空调和衣柜等;院内设有棋牌室、多功能室、种植场等,老人不仅可以在这里吃住,还能享受免费洗浴、理发、洗衣、按摩等服务。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设施,使老人们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惬意和家庭的温暖。随着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入院老人逐年增多,由原来的39人增加到现在的180多人,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倾心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女儿般的温暖
王永翠把每一位老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她既是管理人员,又当“医生”,还要当护理员,在每一位老人身上,她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从而换来了老人们的信任和爱戴。“永翠就是俺闺女”,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王永翠一口口给老人喂药喂水,把鸡蛋黄捣碎放米饭里增加营养;有的老人有糖尿病不能吃白馒头,她就专门给老人做荞麦面馒头吃;有的院民家里一时拿不出钱,王永翠就自己去垫付,几年来,王永翠先后为15位院民垫付过生活费,累计资金达19万元。
王永翠还对全体工作人员提出要求,“我们不仅要解决他们的温饱,还要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哪位老人有什么老毛病,哪位老人该过生日了,哪位老人亲人不来探望,她都一一记在心上。有位性格怪异的入住老人,入住不久,一直挑剔护工的服务,时不时闹到她那。她耐心地听老人“发牢骚”,原来老人性格有点孤僻,不合群,难免不适应集体生活。了解了老人的要求,她没事就找老人聊天,引导他多参加活动,多接触其他老人,慢慢地老人就和大家一起看电视、下棋、打牌,融入了这个集体。现在,老人们都把她当作自己的贴心人,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找她唠唠,凡有事要帮忙,就像使唤自己的孩子一般随便。她常对工作人员说,“老人的孩子们不在身边,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每一位老人。”王永翠就是这样,用她的朴实和真诚诠释着中华儿女尊老爱老、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让老人们享受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孤儿眼中的好妈妈
2020年定陶区妇女联合会发起了“爱心家长结对帮扶”活动,王永翠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报名参加。被她帮扶的小女孩叫李天诺,是张湾镇中学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因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性格特别内向,不爱说话,从小跟随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
第一次见面时,李天诺不愿意跟王永翠说话,从小缺失母爱让她极度没有安全感。王永翠走到孩子身边,轻轻的帮孩子把凌乱的头发梳理整齐,给她背上漂亮的书包,告诉她要好好学习,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之后,每隔几天,王永翠都会主动打电话询问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孩子沟通,引导她树立远大的理想;逢年过节,王永翠总会为孩子送去米面油、水果、零食、课外书、漂亮的衣服等生活学习用品。工作之余,她还会去到老人家里帮忙打扫卫生,陪孩子一起读书等等;在她的帮助下,小女孩现在已经是张湾中学一名八年级学生,成绩优异,性格也开朗活泼起来,并立志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回报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王永翠正是这一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她用自己的行动,奏响了一曲令人钦佩的尊老敬老爱老的乐章,无愧于一个共产党员的称号。因成绩突出,她先后被评为“定陶区三八红旗手”“养老服务之星”“菏泽市十大孝星”“齐鲁和谐使者”“山东省最美院长”等,其先进事迹还被省、市多家媒体报道。
初审编辑:李轩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