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区扎实推进省级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

2025-06-13 18:1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崔智琪 王炜华 孔祥超

  大众网记者 崔智琪 通讯员 王炜华 孔祥超 定陶报道

  6月12日,定陶区马集镇袁堂村党支部书记何茂军,指着将麦秸打包成捆的机械,高兴地对记者说:“麦收前,俺村将禁止秸秆焚烧写进村规民约后,村民自觉遵规守约,今年3000多亩小麦的麦秸全部买给了养牛场,既环保又挣钱,村干部也不用整天担心火灾的隐患。”这是定陶区全力推进省级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2月初,定陶区被山东省评为省级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定陶区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以“激发村规民约活力 增添基层治理动能”为切口,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村规民约内容、健全落实机制、强化利益导向、借鉴学习外地经验等举措,以点带面,扩大辐射带动效能,全力推进省级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

  抓好党建引领“关键点”,凝聚统筹合力

  建立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其他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制定《定陶区省级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实施意见》,明确岗位职责,健全责任体系。区委副书记温雪梅先后5次主持召开实验区建设推进会,安排部署工作推进。

  明确实施路径“方向点”,深化闭环推进

  围绕实验区目标任务,为完善提升村规民约,增加移风易俗、农技培训、农田水利、文化教育、法律支持、应急保障等内容,按照“村庄点单”“镇街订单”“部门买单”“群众验单”的“四单”精准服务模式,推动资源下沉与遵规守约示范村建设无缝对接。

  聚焦智力支撑“突破点”,强化专业赋能

  部领导带队,先后奔赴重庆市合川区、山东大学、中国社会工作报社等地调研学习,精准诊断实验区建设过程中痛点难点,靶向引入前沿理论和创新方法,提出建设性意见16条,本地实践使用12条,为实验区建设提供顶层设计支撑和专业智力保障。

  紧扣经验转化“落脚点”,创新实践路径

  借鉴重庆市荣昌区“小院家”治理模式,因地制宜转化为本地实践,如黄店镇闫楼村议事协商“1456”机制,马集镇梁堂村“1426”体系,袁堂“4个一”工作机制,修订一批具有辨识度的漫画版、三字经、歌谣等形式的村规民约,使群众一看就懂,走出乡村治理体系新路径。

  锚定示范效应“着力点”,深化成果应用

  重点培育22个遵规守约示范村,修订完善《定陶区村规民约范本》,确定黄店闫楼、马集袁堂等为全区示范观摩点,重点把移风易俗、人居环境、遵纪守法等融入村规民约中,凸显村规民约推动基层治理的实验主题。

  定陶区社会工作部部长胡天亮说:“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通过激发村规民约活力 ,增添基层治理动能,让‘软约束’变为‘硬措施’,为全省村规民约促进基层治理提供‘定陶模式’”。

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