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定陶报道
近日,菏泽市定陶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菏泽市定陶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该预案兼具“规范性”与“实操性”:既符合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框架,又扎根基层实际,将抽象的应急流程转化为“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具体任务。通过全流程内容设计,确保灾害来临时,各镇街、各部门(单位)“按图索骥”,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该《预案》作为区级层面自然灾害救助专项应急预案,涵盖了从风险防控到灾后重建的全流程,形成“预防—响应—救助—恢复”的闭环体系。《预案》细化了应急管理、财政、民政、气象、水务等部门在灾害预警、信息报告、物资调配、救援行动等环节的职责,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情况,确保救助工作有序开展。《预案》优化了响应机制,制定了从灾害预警发布到灾后救助结束的标准化流程。《预案》还明确了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动方案、医疗救护、交通保障等内容,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治、被困群众转移等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灾害对群众生命安全的威胁。
修订后的《预案》着重优化了对灾害救助四级响应启动的相关条件,对死亡、失踪,紧急转移安置、需紧急生活救助人数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并且根据定陶区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省、市相关预案,调整了三级、四级响应中的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人数的条件设定。
近年来,定陶区高度重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基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落实责任等多方面的现实考量,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明确其参与流程和权责,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将社会力量融入救援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强大合力。在政策与资源倾斜、制度与体系完善、培训与演练强化、宣传与教育普及等多个方面都做出了积极努力。该《预案》的实施,本质是将“不确定性”的灾害影响纳入“确定性”的制度框架,通过“预有准备、科学应对、高效救援、有序恢复”的全链条设计,实现从被动救灾到主动防灾的转变。《预案》作为“防患于未然”与“化险为夷”的重要纽带,其价值不仅在于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更在于通过系统性的规划,为更加长远的安全发展筑牢根基。
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
5月18日上午,2025年“亚足联女足日”山东巨野站活动在龙堌镇龙海足球场举行。本次活动以“足尖绘梦、绿茵丹青”为主题,由亚洲足球联合会、中国足球协会联合主办,巨野县足球协会、龙堌镇体育运动协会承办。通过文体展演、趣味足球、友谊赛等多元形式,吸引120名乡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