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鄄城:“为老”传温情 托起最美夕阳红

2022-11-03 17:09:3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陶然 杨蔚蔚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刘陶然 通讯员 杨蔚蔚 菏泽报道

  “饭好吃,节目也精彩,我们大家伙都很满意。”山东鄄城县大周寺村70岁老人任继林笑着说,这么多人在一起吃饭、拉家常,热热闹闹的,跟过年一样。这是鄄城县凤凰镇“孝老大食堂”的生动一幕,也是鄄城县用心用情关爱老人、“为老”服务落地落实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县“食堂”服务就餐老人达2万余人次,开展党史宣讲活动140余场次,提供便民服务2000余人次。

  志愿者既是“服务员”也是党史“宣讲员”,创新“餐前一刻钟”等场景,把表演、电影、图书及扶贫济困、孝老敬老、移风易俗、情感慰藉等要素向“食堂”聚集。在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的同时,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孝老大食堂”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让老人们更加幸福。

  “下一步,在‘为老’志愿服务中,我们将更加贴近群众,精心设计项目,突出鄄城特色,创新方式方法,把项目做成精品,打造成经典案例,擦亮志愿服务品牌,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此辐射带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鄄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王和平表示。

  今年9月底,《山东省“为老”志愿服务项目指南》下发后,鄄城县按照上级部署,细化项目、落实举措。围绕“为老”志愿服务“十助、常陪、四解”项目,县文明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牵总协调作用,按照镇街实际、社团组织志愿服务优势,通过下发《通知》及媒体宣传发动等方式,结合国庆、重阳双节,从党政机关到部门单位,从社区村庄到社会组织,争相认领、组织实施,营造了“情暖夕阳”的浓厚氛围。

  10月份,县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和县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率先响应,与县新联会、知联会等共同深入社区、村庄开展“喜迎国庆 欢度重阳”主题实践活动,为老人庆生日、送健康、欢度双节,“义剪美”志愿服务队为老人理发、剪指甲,整理个人卫生,陪护老人共度佳节。

  “接下来,鄄城县在志愿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将逐步探索采取‘社工+志愿’‘互助+志愿’‘亲邻+志愿’‘市场+志愿’‘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为服务对象构建多方位支持网络,增强‘为老’志愿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从而推动‘为老’志愿服务项目常态长效。”鄄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李婷表示。

返回菏泽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