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用好“四字诀”,唱响美德信用主旋律

2023-08-21 09:3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迪 肖雅

  大众网记者 张迪 通讯员 肖雅 鄄城报道

  美德风尚润民心,信用建设促文明。今年以来,鄄城县聚焦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美德与信用互融互促、互为支撑,用“新、融、实、优”四字诀,全力做好美德信用“五进”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全民美德新风尚。

  “五进”宣讲突出“新”

  鄄城县注重宣讲的多形式、多角度,丰富宣讲内涵,坚持多措并举、层层推进,招募“美德信用”志愿讲师,从党员志愿者、专家学者、青年志愿者到退休教师志愿者等,年龄层次更加丰富,人员构成更加多元。今年以来,美德信用宣讲员们依托“文明实践大讲堂”“马扎课堂”,以各中小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街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家庭站为主要阵地,广泛开展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全环境立德树人、诚信建设主题宣讲活动57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群众3万余人,组织全县80余家单位及7000余名工作人员签订《美德诚信承诺书》,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重信守诺的新风尚。

  机制建设突出“融”

  融入文明单位创建,将“社区双报到”“慈心一日捐”等活动纳入机关干部信用管理,常态化开展实践活动;融入村庄孝老美德,依托全县10余处“孝老大食堂”,重点实施“餐前一刻钟”“餐后‘心’服务”工程,为老人提供免费义诊、健康讲座、智慧助老、文化娱乐等各类“为老”志愿服务活动,让“孝老文化”盛开“美德幸福花”;融入全环境立德树人,将信用建设与师德奖惩、学生德育有机结合,在全县中小学校评选县级“美德诚信少年”50余名;融入诚信企业建设,广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发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资料》近1200份;融入网络文明宣传,利用县级融媒体平台开设“美德新风 信用鄄城”板块,集中报道各类宣传宣讲活动,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

  典型评选突出“实”

  采取部门推荐与社会挖掘相结合等方式,有重点、有选择地从基层一线挖掘事迹感人、精神可贵的美德新信用先进典型。积极搭建平台,在乡村以善行义举四德榜为载体,评选“美德诚信个人”1700余名,在城区街道评选“美德示范户”130余户、“诚信示范商家”20余家,同时,在县级媒体平台不定期刊载先进典型事迹,邀请各级各类典型深入村庄(社区)、学校等开展身边好人分享交流会及身边好人宣讲报告会310余场次,采取“抓住一个闪光点、挖掘一条事迹链、弘扬一个精神面”的方法,放大了典型效应,以有形感染无形,壮大美德建设声势。坚持选树和关爱并重,深入落实鄄城县先进典型礼遇帮扶办法,县文明办联合县农商行推出金融产品“美德信用贷”,为全县诚信商家、美德个人等主体集中授信;联合县行政审批局、县文旅局、县卫健局等部门推出“信易办”“信易游”“信易阅”“信易医”等“信易+”应用场景,开设“诚信绿色窗口”,在各领域为美德诚信典型提供便利和服务。

  美德积分突出“优”

  完善美德信用转化机制,深入推进“美德积分超市”建设,将“美德信用+积分”建设纳入乡村治理体系,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把群众在诚信守法、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方面的表现量化,让村民们通过美德行为获取积分并兑现物质奖励,让奉献者增“值”,让有德者有“得”,更让“美德有价”深入人心。今年以来,新增“美德积分超市”17处,各镇街同步启动美德信用积分兑换活动,共计338户美德诚信主体参与兑换,同时探索将积分结果应用于医疗、养老、就业等更多模式中,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美德信用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好人好报的浓厚氛围。

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