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黄河之畔 美德画鄄”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 赋能乡村振兴

2023-08-23 10:5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陶然 杨蔚蔚

  大众网记者 刘陶然 通讯员 杨蔚蔚 菏泽报道

  今年以来,鄄城县充分发挥区域特色,结合“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整合沿黄镇村辖区文明实践阵地、红色资源、非遗资源、研学资源、文旅资源等,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着力打造以“倡树美德健康、品读黄河文化、传承手造非遗、厚植爱国情怀、享受休闲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黄河之畔 美德画鄄”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文化、乡村旅游相融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文明实践促服务,让乡村旅游“动起来”

  鄄城县不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功能,推动乡村旅游大提升。在原有实践站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设置“志愿服务岗”,提供便携充气泵、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医药箱、饮用水等共性化服务,解游客不时之需,此外,还先后对实践站专管员和30余名志愿者进行导游知识讲解、接待礼仪等专项培训,满足游客旅游引导、物品代买等需求。“黄河之畔 美德画鄄”展示带覆盖镇级文明实践所4个,连接文明实践基地5个,村级文明实践站7个,文明实践公园广场和家庭站40余个,形成了15分钟文旅资源文明实践服务圈。另外,实践阵地还设置了室外亭、廊、凳、椅等休憩区,让游客在旅途中也能得到良好休息,深刻领略“黄河画鄄、法润九州”以及“艰苦创业,治河为民;砥砺奋进,确保安澜”的独特魅力。

  文明实践助发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鄄城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黄河之畔——美德画鄄”展示带充分挖掘区域内传统文化,以黄河岸边的红色故事、黄河滩区迁建历程、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回民村落为展示重点,以传统文化为底色,释放包括1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军屯)、1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河滩区迁建展览馆)、1处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旧址展厅)的潜在价值,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温馨家园。“黄河之畔——美德画鄄”董口站,依托1900平米的公共服务中心,配备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便民服务大厅、心灵驿站、积分超市、农家书屋等服务平台,特色打造了非遗工作室,创新将手造研学、非遗工作室、电商直播融入文明实践,同时涵盖了美德健康主题墙绘等元素,呈现了“景美、人和、村洁”的新村新风貌;另外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本斋红色文化馆、文明实践家庭站示范点以及文明实践主题长廊等阵地,全面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共计300余场次,惠及群众2.6万人次。“黄河之畔——美德画鄄”旧城站,依托黄河滩区迁建展览馆、非遗工坊羊毛编织车间以及经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设立,由部队结对援建的“八一爱民学校”,为广泛开展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资源和便利,共计开展研学活动900余场次,覆盖群众8.9万人次。同时,鄄城县全面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不定期组织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以“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为载体,邀请文艺志愿服务队开展国家非遗“商羊舞”“三皇舞”“黄河硪号”等传统的文化习俗活动200余场次,丰富了辖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为游客送上“文化大餐”。

  文明实践统资源,让乡村振兴“亮起来”

  “黄河之畔——美德画鄄”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通过聚焦人本化、特色化、优势化资源,开展教育知识传授、文创产品设计等工作,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的有效结合。董口镇辖区内定期举办“美德信用宣讲--《如此生活》读书分享会”“美德信用树新风 积分兑换赢好礼”“河畔助农 美德有约”直播课堂等活动,不断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点亮乡村“文明底色”。左营镇、李进士堂镇全力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的文章,着力实施“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非遗魅力”文明实践项目,通过宣传展示、公益培训、非遗研学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山东手造 体验非遗”研学活动、“非遗文化薪火相传”--走近国家非遗“商羊舞”等特色活动,激活“传统文化美”,让手造传承文化、非遗绽放光彩,不断提升了两镇的知名度、美誉度。旧城镇紧抓六合新村纳入全省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重点村的有利时机,积极打造黄河文化研学基地,结合农事体验和生态采摘,开展红色教育、军旅体验、科普教育、非遗体验等特色研学项目,将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串联起来,引导孩子用脚步丈量尘封已久的黄河文化,用耳朵倾听绚丽多彩的黄河故事,全力推动研学旅游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黄河之畔 美德画鄄”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共计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1.7万余场次,惠及群众15.6万人次,筑起了全县新时代文明“新高地”。下一步,鄄城县将继续以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战略为有力抓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推进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打造“研学+”特色文化品牌,全环境立德树人;将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串联起来,讲好黄河故事,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推动文明实践融入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领域,为推进新时代美德山东建设贡献鄄城力量。

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