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菏泽1月11日讯(通讯员 聂小猛)为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牡丹区高庄镇在倡导传统产业项目扶贫的同时,积极创新扶贫模式,变“要饭式扶贫”为“技术式扶贫”,既扶“志”又扶“智”,实现了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方式转变,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李炜是高庄镇镇圈头村一名年轻小伙,靠着在外打工学到的技术和积累的闲散资金,去年,他和家人在淘宝网开了家网店,专门经营“四件套”业务。聪明能干的李炜很快将网店摆置得红红火火,在“双十一”的两天里就做到了80万元的盈利规模,不少年轻人慕名前来学习。为了解决网店在乡镇而受物流发货制约的瓶颈,李炜还在市区租赁建起一家仓库。像李炜这样的电商老板,不少人“垂涎欲滴”。
对此,高庄镇借助扶贫工作,因势利导,积极开展了电商创业的“对接”工作,近期将组织近200名有电商创业想法的年轻人进行集中培训,学习互联网技术规则,提升互联网管理水平,利用农产品资源丰富的实际,为他们筹备好货源等资源。同时,高庄镇还组织创建了互联网扶贫创业团队,在党员结对帮扶2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的基础上,利用“团队线上”+“党员线下”的结对模式,打造电商平台销售农特产品,将农户家的原生态农产品直接送到城里的餐桌上,积极引导农户根据市场进行产业机构调整。
截至目前,高庄镇建设淘宝村1个,村级田田圈38个,淘宝点2处,带动从业人员0.6万人。依托“田田圈”和“村淘”,提供“代购”服务,根据群众所需,帮助群众实现网络商品购买,已完成饮水机、化妆品、电视机等代购交易121笔,正在帮助村民代购液晶电视、沙发、床等家用商品,成交金额达万元以上。提供“代卖”服务,把贫困乡村的优质农产品销售出去,直接增加收入,逐步带动群众致富,产业倒逼扶贫。通过线上线下营销的共同作用,同时推进农民种植结构调整,使农户种植的农产品“订单率”更高。同时提供手机话费充值、机票火车票预订、转账等及时便捷的服务,让低收入农户尝到了甜头,也让高庄镇党委看到了扶贫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