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牡丹区二十二中教育集团沙土校区设立班级“心理委员”

2025-03-26 17:0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沈甲亮

  大众网记者 沈甲亮 菏泽报道

  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更加完善的校园心理支持体系,牡丹区二十二中教育集团沙土校区于2024年秋季开学,在初一、初二级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创新设立班级“心理委员”,通过学生互助模式,助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下沉到基层班级,辅助老师做好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据了解,学校首批心理委员由各班民主推选或自愿报名产生,每班设立两名责任心强、沟通能力突出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他们需接受学校专职心理教师的系统培训,学习基础心理学知识、倾听技巧和危机识别方法,成为班级中的“信息桥梁”。

  “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早就开齐开足了。”牡丹区二十二中教育集团沙土校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付家亮介绍,农村学校的学生,因父母外出打工等原因,孩子常由爷爷奶奶照管,留守儿童比例较大,出现一些困惑时不能及时,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和回应;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得如何跟孩子沟通,管理方式往往简单粗暴,很容易引发亲子冲突。因此学校平时每个班级每周都安排一节或两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在物质需求更容易被满足的今天,学生的精神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此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迫切渴望得到同学和好朋友的认可。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很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在2024年,学校设立了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另外还配备了两名兼职心理咨询师,配置了沙盘,设立了心理信箱,公布了三条心理热线。

  但是由于学校在校学生众多,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孩子们,学校就尝试在每个班级培养两名“心理委员”,协助老师做好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工作。

  “作为心理委员,我会加强自身学习。如果有一些我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会向老师请求帮助。”初二八班心理委员付春燕说。

  另外,学校设置“心理委员”后,就形成了“学校—级部—班主任(心理健康老师)—学生”四级联动制度,确保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得到化解,“心理委员”成为了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自从学校设立心理委员之后,就可以找心理委员说一些不愿意向老师说的问题,向心理委员诉说的时候心里也比较放松,没那么拘束。”初二十班学生王昌硕告诉记者。

  据牡丹区二十二中教育集团沙土校区副校长谷家全介绍,“心理委员”的身份角色一是“观察者”,密切关注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二是“沟通者”,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和心理健康老师沟通,反馈情况;三是“协助者”,协助老师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组织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活动。

  “设立心理委员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谷家全说。

  为充分发挥每一名“心理委员”的作用,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全面而细致的专题培训,确保每位“心理委员”都能胜任这份工作。专题培训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心理委员”的责任感,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师生携手,共同守护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

返回菏泽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沈甲亮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