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亚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王佳 通讯员 田军 荆玉坤 菏泽报道
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作为“中国牡丹之都”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实现“村强民富”,做大做强牡丹芍药特色产业,结合黄堽镇牡丹芍药种植资源优势和牡丹区加快牡丹省级高新区建设的契机,以打造乡村振兴党建示范片区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促进牡丹芍药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创建“牡丹小镇”党建示范片区。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黄堽镇位于菏泽市牡丹区北部,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肥沃,是菏泽市牡丹种植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黄堽镇依托丰富的牡丹资源,大力发展牡丹产业,并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成功打造了牡丹小镇党建示范片区。
黄堽镇党委建立完善“1+5”组织体系,成立牡丹小镇党建示范片区党委和各级党组织,下设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特色产业、返乡创业、公共服务5个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实行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奖罚“四定”管理。
片区党委以建设牡丹产业融合发展高地为目标,采取龙头带动、市场拉动、创新驱动、政策推动等综合措施,充分挖掘牡丹产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在现有牡丹产业园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牡丹种植力度,推进牡丹、芍药等花卉种植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临商路以东、纬一路以南,再打造8000亩成方连片的牡丹芍药标准化种植基地。加大牡丹产业发展扶持力度,3年内培育5家以上规模化龙头企业,建设5家以上牡丹高效示范种植基地;片区内牡丹芍药种植基地销售额逐年增加,10家种植基地销售总额从2020年的550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1470万元。加大牡丹品种科研力度,在培育出的9大色系、10大花型、1259个牡丹品种基础上,创建规模化牡丹品种繁育基地、牡丹盆栽基地、鲜切花基地,以及牡丹精深加工基地、牡丹产品研发基地和牡丹文化旅游基地;形成线上线下、方便快捷、高效运转的牡丹商品现代化销售网络,将片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国集聚度高、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优的牡丹产业发展核心区。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黄堽镇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综治、卫生等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谋划开辟“党建+基层治理”新途径,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网格员”的扁平化管理体系,让诉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在网格中推出“微服务”“微清单”,镇内资源、管理、服务向网格倾斜,实现“人往网格走、事在网中办”。各村党建指导员指导各行政村按照村内街道、胡同划分网格“责任田”。根据地域相近原则,推荐村干部、党员中心户、生产队长等担任网格员,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家家户户。通过网格化管理推动乡村治理,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群众的“贴心人”,在矛盾排查化解、环境卫生整治、治安防控、秸秆禁烧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让“小网格”铸就“大治理”,守“格”有责、守“格”尽责,真正在服务农村群众、服务基层一线中彰显组织价值。
片区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乡村振兴为导向,加快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片区内8000亩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农田,为近五年内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发展牡丹芍药产业打下基础。同时,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好田间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的管护,为高标准种植基地做好基础工作。
集中连片培育“两心五产”特色产业项目,利用国花交易中心、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菏泽分中心等平台载体,促进催花牡丹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精准定位牡丹花蕊茶和牡丹籽油市场需求,提高牡丹鸡蛋附加值,借助匠工木雕深入宣传牡丹文化,完善牡丹旅游产业链,形成产业链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工作格局,实现特色产业规模化、园区化、链条化,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黄堽镇党委积极发展行业领头人为党员,能够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产业发展,带动更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菏泽鲁菏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菏泽谷雨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副秘书长、牡丹区黄堽镇商会副会长、齐鲁乡村之星李晓奇,作为牡丹产业的领军人物,以其卓越的科技创新和领导能力,成功将科技与牡丹产业相结合,引领牡丹美丽经济蓬勃发展。不仅为牡丹产业注入新活力,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了贡献。黄堽镇加强对行业领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发展花卉行业带头人李晓奇为积极分子,同时将绿化苗木、花卉培育种植的三家企业联合成立党支部,打通最后一米,延伸党组织“末梢”。发挥企业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团结凝聚职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头雁领航聚合力,群雁齐飞促发展。黄堽镇大力实施“头雁工程”,通过党委领航、培训提升、机制激励等措施,切实把党组织书记打造成素质过硬、本领高强的领飞“头雁”,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为推进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夯实组织保障。
黄堽镇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通过抓牢“关键少数”,落实“三定”举措,扎实推进“头雁”工程。首先是定位,党组织书记要带头履行好当家理事人责任,着力“三抓”促发展,即抓党建促发展、抓班子带队伍、抓落实促治理。其次是定心,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定好为民之心、谋事之心、落实之心,服务大局促发展。最后是定力,党组织书记要经常对照“党员身份、党章党纪、先进先辈、群众声音”,增强“四个定力”,永葆干事创业激情。
黄堽镇在集中学习、培训提能、示范教育等方面出实招、下深功。一方面,集中培训长本领。结合党组织书记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培训班。另一方面,示范教育鼓干劲。积极实施“整镇提升”计划,不断夯实基层党建硬件基础,打造高标准黄堽镇党校,作为长期开展提质提能学习培训的活动基地。
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健全激励考核机制,激发“头雁”干事创业激情。首先是执行备案管理。按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的有关规定,黄堽镇将村党组织书记新任、卸任、调任、转任情况纳入任职备案管理,村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和年度奖惩情况纳入履职备案管理,并适时进行研判,选优配强。其次是落实专职管理。配套制定一系列基层党组织书记管理监督的相关办法、规定,逐步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管理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最后是强化激励管理。按照基层党组织书记考核办法,对年度考核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发放绩效奖,进一步激发“头雁”干事创业热情。
牡丹花艳冠群芳,绿意满园春风长
在党建引领下,黄堽镇牡丹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示范片区内已建设了多个牡丹产业园、中药材加工生产线和牡丹籽油生产线等项目,形成了种苗繁育、花卉培植、精深加工、文化旅游四大产业集群。牡丹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政治引领和思想凝聚等措施,示范片区内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显著增强。党员在产业发展、园区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返回菏泽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刘亚
责任编辑:刘进
在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上,李方慧和杨文龙两个名字迅速走红,这两位菏泽输送的年轻的运动员,在短短3天内,夺得两项冠军。[详细]
2月8日,哈尔滨亚冬会雪上项目在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开赛。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比拼中,中国队选手李方慧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获得的首枚金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