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文博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张宁 通讯员 杨胜利 单县报道
近日,单县时楼镇郑新庄村文化广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场以“孝善传家、振兴聚力”为主题的千人饺子宴在此拉开帷幕,1700余名村民齐聚一堂,共享团圆宴,共话幸福年。活动不仅延续了郑新庄村多年来的孝善传统,更与时楼镇“黄河大集”启动仪式深度融合,成为展现乡村治理新气象、产业发展新活力的生动实践。
27日下午,郑新庄村党群服务中心一片忙碌。村党支部书记郑其玉带领党员先锋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将一筐筐新鲜蔬菜、一袋袋面粉搬进临时搭建的厨房。
灶台上,十口大锅均已支起,志愿者们围坐成圈,动作娴熟地擀皮、包馅,空气中弥漫着韭菜与猪肉的香气。活动前夕,单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时楼镇党委书记于虎曾专程到村指导筹备工作,对场地安全、食材供应等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并强调要借“黄河大集”契机推广本土农产品。
上午九时,随着一阵欢快的锣鼓声,郑其玉登上舞台,手持话筒,一句“老少爷们儿,大家新年好!”瞬间点燃全场热情。在简短的开幕致辞中,郑其玉回顾了郑新庄村过去一年的发展,郑其玉表示,合作社流转土地规模较上年更进一步,慧联粮蔬种植农场带动户均增收再创新高;村内道路进行翻修,路灯全干道覆盖,文化广场完成升级改造;30余名乡贤捐款捐物支持家乡建设,总金额逾5万元……“这些成绩离不开镇党委的支持,更离不开每一位乡亲的奋斗!”话音未落,台下已掌声如潮。
作为活动重要环节,时楼镇“黄河大集”启动仪式同步举行。郑其玉与镇宣传委员化新通分别为“黄河大集”开幕进行致辞。石磨面粉、有机蔬菜、手工布鞋、酱腌辣椒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村民既可现场采购年货,也能通过直播平台下单。展位旁,“村播”团队架起设备,实时推介产品,直播间点赞量迅速破万。一位参展合作社负责人感慨:“过去愁销路,现在大集搭台、电商助力,咱的农产品不愁‘出圈’!”
文艺表演与颁奖环节穿插进行,将活动推向一个个高潮。时楼镇文艺队献上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豫剧选段《花木兰》引得老人轻声哼唱,村小学孩子们表演的《少年中国说》朗诵得铿锵有力,赢得满堂喝彩。表演间隙,郑其玉代表村合作社汇报年度工作,镇政府领导登台向村民拜年。
十时三十分,备受瞩目的颁奖典礼正式开始。活动现场宣读了30位捐款人员姓名,台下村民以雷鸣般的掌声表达敬意。随后,优秀学生、好媳妇好婆婆、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四大奖项依次颁发。
据了解,学生组的最小获奖者才刚刚3年级,小姑娘用稚嫩的声音祝大家新年快乐,同时表示自己一定会继续努力,继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场观众听到小姑娘的发言后都露出微笑并回以热烈的掌声。
正午时分,冬日暖阳洒满广场。40张圆桌旁,1700余位村民围坐成片红色的“海洋”。志愿者们穿梭上菜,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白菜猪肉、素三鲜等馅料香气扑鼻,专门准备的低糖饺子则贴心地送到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面前。
86岁的王奶奶夹起饺子,眼眶湿润:“年轻时过年才能吃上一顿,现在和全村人一块儿吃,还有书记给咱盛饺子,这日子真是甜到心里!”
志愿者还将煮好的饺子打包送至5位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家中。
午后,村民们提着从“黄河大集”采购的年货陆续归家,广场上“党建引领聚合力,乡村振兴展新篇”的横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场饺子宴,不仅让传统年味与时代新风交织,更让党群同心、共谋发展的信念深植人心。
郑其玉表示:“饺子包的是馅,聚的是心。只要大伙儿拧成一股绳,咱村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据悉,郑新庄村已连续三年举办孝善饺子宴,累计表彰先进典型200余人次,募集乡贤捐款近10万元。据郑书记说,下一年,时楼镇郑新庄村将进一步增加奖励名额,用于表彰郑新庄村优秀的学子们,让他们感受到政府和村集体的关怀和温暖。如今,这场舌尖上的盛宴早已超越“一顿饭”的意义,成为弘扬孝善文化、激发治理活力、助推产业振兴的综合性载体。正如一位镇干部所言:“老百姓愿意来、笑着看、抢着干,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
初审编辑:王文博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