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在单县丨菏泽单县: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羊肉汤产业全链式提质增效

2025-03-03 11:45: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宁 刘厚珉

  编者按:新春尹始,山东省、菏泽市先后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单县凝聚战略共识,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全力推进产业发展方式向内涵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换、产业价值向高附加值攀升,奋力推动单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登高望远破浪前行。

  即日起,单县县委宣传部联合大众网推出《改革创新在单县》系列报道,记录改革创新的“单县实践”。

  今天刊发第三期《山东单县:以改革突破为牵引 以新质生产力塑造羊肉汤产业新优势》。

  大众网记者 张宁 通讯员 刘厚珉 单县报道

  单县,农业、畜牧生产大县,中国青山羊之乡,传统美食羊肉汤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天下第一汤”。

  近年来,单县把发展壮大羊肉汤产业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纳入县长工程高位推动、一体谋划,紧盯打造百亿级特色产业目标,以改革突破为牵引,以产业提质为核心,在“短链”延长、“断链”连通、“细链”增粗、“弱链”变强上聚力攻坚,以新质生产力塑造羊肉汤产业新优势。

  聚焦“短链”延长育新质树立链式思维,多措并举创新平台支撑、内部循环、精深加工推进

  做强平台延链条。投资10亿元,高规格打造羊肉汤文化产业园,配套建设中央厨房、羊肉休闲食品加工、屠宰分割中心等项目,其中,屠宰分割中心参照欧盟标准进行布局设计,全线引自德国伴斯生产线,可生产128种产品,实现羊肉汤产业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做优循环延链条。依托医用缝合线资源优势,由政府牵线搭桥,推动羊肠线生产加工企业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清华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截至目前,全县可吸收医用缝合线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年实现产值15亿元。围绕羊肉汤产业副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利用羊血生产氨基酸水溶肥料,利用羊粪生产有机肥,全县利用废弃物生产肥料产量25 万吨。

  做大规模延链条。聚力做大市场主体,围绕羊肉汤产业加工突破,加强现代科技工艺研究推广,全面提升产业层级和产品效益,行业龙头企业代表山东百寿坊食品有限公司入选“好品山东”品牌。

  迄今,全县羊肉汤主要灌装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0家,羊肉汤年灌装能力达到3万吨,总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灌装羊肉汤生产基地。

  聚焦“断链”连通增新质应对断链冲击风险,多管齐下助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冷链建设补链条。打造单养千秋4万吨冷链智慧物流配送中心,推进开国食品、单腾食品等冷链项目建设,与申通、顺丰等知名物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在北京、上海、长沙、济南等地建立中转仓,单县羊肉24小时内可配送直达国内重点城市,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的羊肉汤产业冷链物流网络。

  畅通渠道补链条。紧盯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应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出台“单养千秋”品牌单县羊肉汤加盟扶持政策,大力推行直营+经销+大区代理制模式,“单养千秋”品牌体系店达到180余家。借助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抖音、京东等平台和网络视频、直播带货等形式拓宽销售渠道,网络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

  文旅融合补链条。创新品牌营销推介方式,做好特色餐饮与特色旅游相结合文章,经常举办羊肉汤节、伏羊节;深入挖掘羊肉汤文化内涵,推进“单县羊肉汤味觉探索馆”建设,搭建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展示平台,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溢价能力,让品牌效应在线上绽放、线下开花。

  聚焦“细链”增粗提新质 扩链强支撑,多方发力,在“智慧养殖、金融加持、龙头带动”上求突破

  智慧养殖稳链条。改变放牧散养、管理粗放等传统养殖方式,打造智慧牧场, “一场一码”“一羊一码”建立数字养殖档案,动态掌握青山羊的生长情况、饲料消耗、疾病发生等信息,实现不同生育期精准饲喂,同步打造“从牧场到餐桌”全程可控的食品产业链,确保食品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金融加持稳链条。建立完善金融扶持机制,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中拿出约1亿元,建设19个青山羊现代化智慧养殖项目。聚焦贷款难、贷款贵、防疫风险大等重点问题,接续出台养羊专项补贴、贴息贷款、养羊保险等扶持政策,目前,总保额达1.6亿元,发放肉羊农担贷2.1亿元。

  龙头带动稳链条。成立单县羊肉汤产业发展联盟,制定单县羊肉汤地方标准24项,强化标准实施应用,推动单县羊肉汤行业整体质量提升。注册“单县羊肉汤”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单养千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动百寿坊、三義春、头一锅等单县羊肉汤传统区域品牌争相完善产业布局、加快市场开拓步伐,单县羊肉汤品牌连锁店、直营店、加盟店在全国达1700余家。

  聚焦“弱链”变强强新质 产业链与科技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科创支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外引借力壮链条。依托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成立单县青山羊产业研究院,开展青山羊遗传育种繁殖研究,着力破解青山羊个体小、生长周期长等影响养殖成本的关键瓶颈。推动湖西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设立博士后资源拓展专项,开展青山羊繁育、基因库建设、饲料与营养调控等科研项目。与江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联合成立技术转移分中心,全力攻关羊肉汤产业锁鲜、保鲜、复原等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黄河故道青山羊加工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中心”,为羊肉汤及山羊相关产品工业化加工技术研发集成、预制菜新产品开发等提供更加有力保障。

  内育用力壮链条。实施本土人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养工程,组织养殖大户参加省内外肉羊养殖技术培训,实现村村都有技术指导员,户户都有养羊明白人。成立单县羊肉汤培训学院,为考核合格者颁发单县羊肉汤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发挥县职业中专等院校研发优势,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累计培养非遗传承人58人、学员2000余人。

  抱团聚力壮链条。成立乡村振兴单县羊肉汤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围绕青山羊养殖、饲草饲料、疫病 防控等关键技术,开展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成功培育出“多生、快长”专门化肉羊新品种(系)。

  单县羊肉汤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66亿元,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60亿元,引领带动15万群众年可增收25亿元,全国单县羊肉汤及关联门店达3万家、年营业收入达550亿元。

初审编辑:王文博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