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经济开发区:复制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模式,让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遍地开花”

2025-03-28 18:5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效谨 王硕 崔智琪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王硕 崔智琪 郓城报道

  位于郓城县经济开发区的山东恒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郓城县机械装备制造业的龙头领军企业,2025年2月份,在菏泽市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恒基集团董事长郑洪波获评“菏泽市杰出企业家”荣誉称号,在郓城县高质量发展暨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动员大会上,恒基集团荣获“2024年机电设备制造业纳税十强”“2024年工业企业纳税二十强”荣誉称号,郑洪波获评“2024年郓城县优秀企业家”。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年产值连续多年超10亿元、带动就业4000余人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前身却是一家乡镇企业。

  山东恒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玉皇庙镇农机厂,1995年,农机厂更名为郓城县远大机械厂,主要为国内大型机械加工制造企业提供零配件制造,“远大”也曾有过短暂的高光时刻,但这种产品单一、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公司面临着客户资源飞速流失的困境。2007年,为顺应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解决企业困境,企业在郓城县经济开发区工业园投资兴建了郓城恒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淘汰了原来只能生产单部件的普通车床,通过引进智能化、自动化高端车床,实现了产品由原来的单件粗加工向部件和总成化推进,2015年,山东恒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同年8月增资山东锐驰机械有限公司,拥有了该公司的控股权,11月份,在全国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迈入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企业的发展之路。

  从刚进入园区时产值不足千万,增长到2024年的10.66亿元,持续的科技创新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为这一亮眼成绩提供了驱动力。在营商环境创设上,自入驻园区以来,郓城县经济开发区持续聚焦恒基集团发展模式,成立工作专班,确保各种优惠发展政策落到实处,并在知识产权布局、研发经费归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精准服务,引导企业跑出了“装备产品+制造过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路子。

  在科技创新上,恒基集团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目前拥有专利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单项冠军企业”“省级瞪羚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

  在市场开拓上,恒基集团自始至终瞄准市场前沿,积极调整产品战略,逐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在恒基集团郓城建有齿轮、结构件、精密铸造和电动叉车4个工厂,客户群体由山推发展到中联、柳工、三一、徐工、小松等国内外主要主机厂,同时,恒基集团积极探索市场潜力,紧跟“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等国家战略,其生产的电动叉车成功在加蓬、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国家销售,打开了国际市场,成为海外市场业务新的增长点。

  山东恒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洪波说:“作为菏泽市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一份子,我们恒基集团以菏泽市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为行动纲领,以科技创新为总纲、以人才建设为基础、以技改研发为抓手,逐步实现工程机械部分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未来五年,我们将投入2亿元推进管理数字化、设备智能化和人才专业化转型,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力争2030年产值突破30亿元,建成国内领先的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为菏泽市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贡献恒基力量。”

  郓城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第一副书记郭国建说:“恒基的创新发展模式为郓城县机械行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样板,今后,我们将在继续做好服务恒基集团发展壮大的‘店小二’同时,复制恒基集团的发展模式,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环境、提供政策支撑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养和引进数字化转型相关人才,引导更多的企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让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在经济开发区‘遍地开花’。”

返回菏泽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