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新生的行囊,ipad,手机支架齐上阵。 本报记者 周国芳 摄
山东大学2014年新生报到。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2005年山东大学一名新生报到。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2001年,山东大学一名新生在家长陪伴下报到。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1999年,山东师大新生报到。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又到了开学季,沉寂了一个暑假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学长学姐迎新、老乡会纳新,大一新生一双双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眼睛,向往着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开学了,形形色色的行李箱装点了安静的校园。与父辈们相比,如今大学生的行囊满满当当。让我们穿越进二十年前的“开学季”,大学生的行囊仿佛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本报记者 周国芳
王光营
实 习 生 韩振安
2015年新生 行李邮寄,iPad、懒人支架齐上阵
电脑、iPad、手机……林幸悦考上大学之后收到了不少奖励。
“昨天刚到,我来的时候就带了一个行李箱,其他的就是邮寄啦。”不到十分钟,林幸悦24寸的行李箱就被她“掏空”了。在济南大学西校区,来自广西北海的大一新生林幸悦收拾好床铺,躺在宿舍里摆弄着手机。
4日,济南大学迎来了2015级的大一新生,校园里到处是拖着行李箱的新面孔。被褥、脸盆、暖水瓶、零食、甚至还有自行车……送新生的家长们从车里拖出来的行李似乎涵盖了衣食住行。
林幸悦今年19岁,是个十足的95后。“这两天刚好和父母去北京旅行,所以就拖了一个行李箱。装了些夏天、秋天的衣服,被子什么的都是在学校买的。冬天穿的衣服还在路上,是邮寄的。”
看着一旁忙碌的妈妈,林幸悦也在一旁搭把手。爱美的她除了带衣服,还带着吹风机、直板夹等捯饬头发的工具。不过遗憾的是,学校宿舍的用电功率让她的这些工具都成了“废品”。
“一插电就跳闸了呀,看来是不能用了。”林幸悦住的是下铺,她熟练地在床头上架起了手机“懒人支架”。
林幸悦的父亲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大学生,不过他那时候的大学行李可没有女儿这么丰富。“当时村子里考上大学的很少,棉被什么的也是从家里带过去。脸盆、毛巾等生活用品都是用网兜兜的。因为上学还专门做了一身新衣服,换洗的基本都是旧的。”
说起当初的行囊,老林念念不忘的是一盒妈妈做的糕点,“当时交通不方便,上学三年基本就回几趟家,所以家里会专门准备些家乡特产带上。”
说起与父辈上大学时行囊的变化,林幸悦说,“与父母那一辈相比,我们应该是多了一些科技产品和创意物品吧。父母那时候肯定没有手机、电脑啊,记得我爸妈经常跟我说,他们那时候上学会带一些奶奶、姥姥准备的自制糕点、海鲜、特产之类的东西。”
2010级新生 开车接送很少见,基本没有低头族
“班里女生,出门化妆的不到两成。”如今已经毕业的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10级的学生小施告诉记者,他们班里有33人,也就有五六个女生出门化妆。与现在的新生化着浓妆、烫着各色发型相比,当年的她们看着还挺土的。
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如今家长也将送孩子上学和旅游结为一体了,全家人开着私家车来给孩子送行。有些学校实在应付不来,便禁止私家车开进校园。小施说,在2010年,只有一小部分是家长能开车来送的,大部分都是家长坐火车陪同来的。
与现在高中起就沦为“低头族”的大学新生相比,2010级的学生还没那么依赖手机。“那时候大部分人都用诺基亚、三星或者摩托罗拉,我用的是一个国产牌子的手机,大家联系也都通过电话、短信息,通知事情的话也就是通过飞信和qq群,但是有些人通过qq群也不一定联系得上,大部分人大一下学期和大二才开始有自己的电脑。”小施回忆说。
2005级新生 唯一电子产品是手机,诺基亚是“奢侈品”
“当时,我们最奢侈的电子产品就是一部诺基亚手机了。我们宿舍有两个同学,连手机也没有,别说有什么iPad了。”2005年考入山东大学的刘悦回忆起十年前带的行李,电脑也没带,唯一的电子产品就是手机了。当时还带了文曲星、MP4、复读机,有的男生会带着PSP,宿舍之间换着玩。
因为担心学校被褥不够精细,刘悦的妈妈和阿姨们挑了两个下午,才挑出来几斤比较优质的棉花,然后在老家找了个店铺做了一床棉被。虽已经踏入工作岗位,但回想起大学的所有行李,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暖心的棉被。
初入大学校园,刘悦拖了两个行李箱,一个大箱子带了一些四季的衣服,另一个塞了一些生活用品。还有两个尼龙袋子,里边是被褥、鞋子。“大箱子平时不用,寒暑假也都是带些玫瑰制品、茶叶等云南特产给舍友。”
“电脑基本没有带的。当时班里有人用手写手机,觉着很新鲜。偶尔有舍友带电脑来,大家就用电脑围在一起看电影。”那年刚报到,刘悦就在学校北门的网吧办了张上网卡。
刘悦笑着说,那时候,在网吧一片游戏的海洋中,像我们默默打开word写作业的人显得很另类,成了网吧里最独特的风景线。
2000级新生 借台傻瓜相机去拍照,结果胶卷卡了
“现在的孩子用手机什么都能办了,我们当年可不敢想象。”在省城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李斌2000年考入威海的一所大学,他说,当年的大学生活“真是土得掉渣”。在家人的陪同下,他揣着5000元现金就去学校报到了。
由于手机刚刚兴起不久,属于奢侈品,在50多人的班里,只有三五个同学用得起黑白屏、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个人电脑寥寥无几。
“打电话都是去公共电话亭。”李斌说,碰到情侣煲电话粥,在外面等上一两个小时也是常事。
后来,学校在宿舍楼内建了专门打电话的计时电话亭,长途电话一分钟两毛钱,给很多学生带来了方便。
威海虽然地方不大,但景色非常优美,同宿舍的一个哥们不知从哪借了一台傻瓜相机,几个人凑钱买了一卷胶卷,兴冲冲地出去游玩。
“老感觉不对劲,一个劲按快门,胶卷竟然用不完。”李斌说,大家都争着拍个人照,想冲洗出来邮寄给家人,没想到胶卷卡了壳,大家逛了一上午,白费了摆好的姿势。
1995级新生 不知苹果手机是啥,带两袋苹果报到
“那时候的学习欲望比较强,物质的追求很简单。”从山东大学毕业的李强告诉记者,二十年前,行李不是个问题,大家带的都差不多。
来报到时,李强只带了一个箱子,因为还不能使用银行卡交学费,箱子里除了学费,最主要的就是衣服,各个季节的塞满了箱子。
“看到现在的孩子带着苹果手机和电脑来报到,我们顶多带两袋苹果。”当时电子产品还没有普及,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手机为何物。从学生们的行囊上,根本看不出家庭条件的好坏。
“那时候买个运动裤都没啥牌子,毕业了大家才有穿阿迪的。”李强说,网吧基本是他们快毕业时候才出现的,偶尔能看看电视就是莫大的精神享受,娱乐生活的匮乏让大家把劲头都用在了学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