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11月28日电(记者刘宝森、娄辰)记者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山东省近日启动“海上丝绸之路”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工作,并将在“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山东海疆历史文化廊道”。
山东自古以来就是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陆海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在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海上航运历史的发展,在山东大地和广袤海域留下了丰富的文物遗存,这些文物遗存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载体和历史见证。
初步文物调查发现,山东沿海有大量的古代港口、码头、航标、沉船、古建筑等文物点,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重要遗产点约50处,分布于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东营、滨州、淄博等市,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
据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介绍,今年山东成立了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要承担全省水下文物的调查、保护、发掘和研究工作。这是全国首家省级水下考古专业研究机构,标志着山东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为有效开展山东“海上丝绸之路”保护申遗工作,山东省文物部门表示,“十三五”期间将规划建设“山东海疆历史文化廊道”,整合文化遗产资源,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工程,重点实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程、沿海海防设施的保护与展示工程、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展示工程、山东近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程、黄河三角洲盐业遗产保护与展示工程、日照沿海龙山文化遗址群保护与展示工程等。
“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是继陆上丝绸之路、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又一项重大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战略工程。2012年,山东蓬莱与宁波、泉州、广州、扬州、北海、漳州、福州、南京等城市,组成“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联盟,项目顺利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