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晚报讯 (记者赵瑞雪 通讯员刘书永)昨日记者获悉,山东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验收并对外公布,这也是我市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据悉,目前湿地公园仍在闭园升级中,根据总体规划山东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以保护和恢复重建自然的湿地生态系统为目标,以发展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为重点,建设5大功能区。
素有“北国江南”之美称的山东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淄博市桓台县东北部,是鲁中泰沂山脉北麓山前倾斜洪冲积平原与黄河洪水泛滥冲积平原的迭交凹地,由乌河、猪龙河、孝妇河等河流汇流而成,面积1021.08公顷,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江北少有的内陆自然沼泽湿地。
2013年3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山东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5年7月10日国家林业局专家验收组根据《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家湿地公园验收办法(试行)》和《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评估评分标准(试行)》,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和查阅档案资料等形式进行了验收。2016年1月8日,根据山东马踏湖试点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开展的建设管理情况以及专家组实地验收评估意见,经审议,“山东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验收,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公布。山东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市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在全省范围内走在前列。
>>规划建设5大功能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过对公园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从保护湿地出发,综合考虑湿地景观与湿地文化资源等多方面,湿地公园的总体形象定位为:“北国水乡·齐风古韵”。“北国水乡”是以水文化为主要表现方式,展示马踏湖多姿多彩的景观风貌。“齐风古韵”则立足于齐文化的特征,系统地整理和再现马踏湖历史上的名贤高士、文人墨客的活动及水乡民俗风貌,并将这些活动融入现代生活环境中,加以细化、深化和个性化,体现齐国阔达而足智的特色。
根据规划,山东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区划为5个功能区。湿地保护保育区:是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中部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较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外部干扰较少,生态敏感度较高的区域,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31.97%。湿地恢复重建区:湿地公园内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需要恢复重建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区域,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30.50%。
湿地宣教展示区:是指为游客提供认识和体验湿地生态系统的区域。其主要功能以生态展示、科普教育为主,允许游客进入,但要严格控制进入量。目前马踏湖湿地公园内东北部区域以齐王阁景区为主的区域是开展湿地文化宣传(齐文化)和湿地认知(莲荷等湿地植物)的绝佳场地,因此将该区域化为湿地宣教展示区,规划以后在该区域建设湿地博物馆、文化长廊、红莲培育基地、观鸟亭等作为青少年湿地科普知识培训、宣传教育的重点区域,面积88.07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8.63%。湿地合理利用区:依据湿地公园的自然地理条件,及自然资源、景观等开展的亲水活动、观光、探险、农(渔、牧)家乐等休闲娱乐活动的区域。根据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未来的建设规划,将湿地公园西北区域化为合理利用区比较合理,有关的旅游景点与活动项目,将集中设置于此。合理利用区面积约为222.08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21.75%。服务管理区:维持湿地公园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管理服务机构、服务接待设施、医疗等设施建设集中的区域,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7.15%。
据悉,作为淄博市仅有的一片天然生态湿地,山东马踏湖国家湿地将打造成为集湿地生态、休闲观光、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