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广辉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周佳 菏泽报道
10月13日,菏泽市“非凡十年”菏泽市城市管理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会议介绍了菏泽市城市管理系统发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城市管理系统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工作理念,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目标,坚持“党建统领、精治为要、服务为本”,全力打造“规范化、智能化、精细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着力解决制约菏泽发展的城市问题和短板,着力化解市民群众对美好城市生活的需求和城市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的矛盾,全力打造“美丽宜居新菏泽”,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环境持续优化,城市品位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生态优先 诗意栖居
徜徉菏泽城区,无论是城市干线、大街小巷,还是社区机关、学校园区,都随处可见精心布局的乔木、灌木与花草……站在高处俯瞰,整座城市绿意盎然,鳞次栉比的建筑犹如绿海泛起的浪花……菏泽市城市管理局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园林绿化提档升级,让城市充满生机活力。全面优化城市绿化总体布局,大力实施公园绿地、滨水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建设改造和裸露土地治理工程,因地制宜多元建绿增绿,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15210.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到4563.8公顷。2014年,市区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是市区目前唯一的国字号“城市名片”;单县、巨野、郓城相继创建成为“国家级园林县城”,其余各县均创建成为“省级园林县城”。其中,市区层面,全面提升改造曹州牡丹园,面积扩大一倍、达到1600亩,成为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芍药主题公园”;依托城市水系,建设改造赵王河公园、洙水河公园、七里河湿地公园、万福河景观带,打造了多条“水绿交融”的滨水景观廊道;依托老环城堤,建设改造“双环呼应”的环城公园、环堤公园,老城区“外圆内方”的“铜钱”格局进一步凸显;按照“出门500米见绿”的目标,建设改造“青啤广场、林荫广场、大剧院广场、牡丹广场、中央公园”等10余处大型开放式绿地广场,建设以小绿地、小公园、小广场、小停车场为主题的“口袋公园”100余处,建设城市绿道103.2公里,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6716.8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30.9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28平方米/人,绿化覆盖率达到41.72%,绿地率达到40.01%,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焕发了城市生机活力,也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健身、游玩场所。
精细城管 擦亮底色
近年来,菏泽市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深化城市管理改革,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不仅擦亮了城市底色,也实现了城市管理水平提质升级。
菏泽市城市管理局以“组织机构建设、环卫保洁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建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工作机制,全市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作业公司达到43个,配备农村环卫保洁员2.2万名,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136个,配置垃圾桶39.1万个、封闭式垃圾箱2630个、大型生活垃圾运输车辆1008台,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达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庄覆盖率100%、市场化作业覆盖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明显改善。全力推行机械化清扫保洁,全市城市道路清扫保洁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米,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由2012年的25%提升到90%以上,形成了以“机器清扫为主,人力保洁为辅”的环卫保洁新模式,城市保洁质量大幅提升。全面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全市建成运行生活垃圾焚烧电厂10座,日处理能力达到8500吨,能够满足未来20年需求;建成运行餐厨垃圾处理厂2座,日处理能力300吨;建成运行粪便处理厂4座,日处理能力1000吨;建成运行建筑垃圾资源再生循环经济产业园1座,日处理“房屋拆迁、装饰装修、市政破碎路面”等建筑垃圾1万吨。单县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示范县”,上个月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单县召开;牡丹区作为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区,实现192个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各县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均已建成。
璀璨夜景 幸福入梦
城市之美,既要有白天的繁荣兴盛、鲜花翠绿、环境优美,也要有夜晚的恬静优雅、绚烂多彩、美轮美奂。每到夜晚,树影中路灯摇曳,高楼上霓虹闪烁,万千灯海绽放,一个个璀璨夺目的奇幻空间,光与影交融互动。
坚持“日夜同辉”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城市照明水平,让城市夜景绚丽多彩。按照“城市建设到哪里,照明设施就配套安装到哪里”的工作思路,所有城市道路、街巷、公园、广场全部配套安装了照明设施,原有的高压钠灯全部更新成了LED节能灯,全力照亮城市夜空,为市民群众夜间出行提供便利和保障。其中,市区照明设施数量由10年前的1.75万余盏增加到4万余盏,翻了一番还多;建设改造40余条重点街道景观亮化设施,城市夜景进一步美化;每年春节,在重点公园、广场、道路实施节日亮化工程,既丰富了城市夜景,又营造了吉祥喜庆的浓厚节日氛围。
数说 菏泽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应像绣花一样精细。近年来,菏泽市城市管理局积极走进互联网、拥抱大数据,将城市管理体系建设与“数字化、智慧化”信息技术系统建设统筹推进,2011年“数字化城管平台”建成运行,自2020年起,对“数字化城管平台”进行提升改造,全力打造“1+1+8”智慧城管新模式,加快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了集“12319服务热线、菏泽大城管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多渠道为一体的群众投诉服务受理体系,集“网格员巡查、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拍、群众举报受理”为一体的问题发现体系,集多个智慧监管系统于一体的问题处置体系,实现城市运行“一网通管”。
菏泽市城市管理局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按照“条块结合、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原则,落实“责任区、网格化”管理制度,推行群团自治、行业自治,推行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推行市场化运作,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构建齐抓共管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开创城市管理事业发展新局面,持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美丽宜居菏泽建设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初审编辑:张广辉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