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徐德波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周琛 实习生 杨以锋 菏泽报道
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推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商会议精神,12月13日,菏泽市工商联召开所属商会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菏泽市工商联所属商会建设工作举措、进展成效等情况。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灿东,市工商联四级调研员、办公室主任武素丽,市工商联会员联络科科长陈致远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工商联有关负责人介绍,工商联所属商会是工商联的基层组织,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市工商联坚持“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以加强工商联所属商会建设为重点,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有效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商会智慧和力量。
随后,市工商联有关负责人详细介绍近年来市工商联在推进乡镇街道商会建设工作的做法。今年以来,市工商联把加强镇街商会建设作为夯实工商联基层组织基础、提升“两个健康”工作质效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六个注重+六个提升”工作机制,推动全市167个乡镇街道商会全部完成了注册登记。成立镇街商会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先后5次深入县区和镇街实地走访调研,召开3次企业代表座谈会,充分听取商会建设的意见建议;专题召开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工作会议,部署镇街商会登记注册工作。在商会注册过程中,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统战部、工商联、行政审批局等单位抽调专业人员,联合集中办公,加强业务培训,解读登记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明确专人服务,合力加快推进镇街商会注册登记工作。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利用9、10两个月时间,推动167个镇街商会注册登记实现了全覆盖。有关工作经验做法走在了全省前列,得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王随莲和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张鲲批示肯定,并在全省镇街商会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省工商联以简报的形式对菏泽市镇街商会建设工作经验做法进行了通报表扬。
在推进异地菏泽商会建设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上,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异地菏泽商会是由异地菏泽籍工商界人士自发组建、经属地相关部门登记注册的社团组织,是党和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加强地区间联系交流的桥梁纽带。近年来,为适应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异地菏泽商会建设,市工商联创新“1423”服务模式,即打造一个全国菏泽商会联盟平台,建立了市领导、县区、工商联、直属商会与异地菏泽商会四级联动机制,构筑“线上”“线下”两个活动阵地,突出教育引领、商会建设、规范协作三项重点工作,推动菏泽商会联盟规模持续壮大,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菏商回馈家乡热情不断提升。市委、市政府依托各地菏泽商会组织挂牌成立了多家返乡创业服务站,市委组织部在苏州、西安等多地成立了流动党员党委和支部,商会“三位一体”的功能不断增强,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市县党委政府依托商会联盟资源,召开了多次市县区返乡创业大会和“双招双引”项目推介会,引进落地一大批招商引资和返乡创业项目,总投资达100余亿元。全国菏商联盟架起了各地菏商与家乡沟通的桥梁,激发了在外菏商报效桑梓的热情。上海、天津、青岛、苏州等多地菏泽商会在全市发起扶危济困、捐资助学、孝老助残等公益活动,累计捐款捐物300余万元,贡献了菏商力量。
下一步,市工商联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提升“两个健康”工作成效为着力点,不断扩大菏泽市行业商会覆盖面,努力提高服务民企能力和水平,形成更大同心圆,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为突破菏泽后来居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审编辑:徐德波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