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郓城:建设文化体验廊道 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3-12-29 10:16:2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威 苏亚 刘兆耀

  大众网记者 李威 通讯员 苏亚 刘兆耀 郓城报道

  正是一年好冬景,且盼落雪又逢君。

  近日,山东省郓城县迎来首场初雪,游客们走进水浒好汉城景区,打卡白雪映衬下的古城。“雪落古城别有一番风情,拍照超级出片,今天是跟我的摄影发烧友小伙伴们一起来赏雪。”郓城县市民游客李姗姗向记者炫耀刚刚拍摄的美照。

  近年来,郓城县积极整合旅游资源,全面激活文化体验廊道各类资源要素,大力推进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延伸拉长旅游产业链条,结合水浒好汉城、程屯冷庄湖等优势资源着力推进城郊文旅游,相继开发建设了张营街道彭湖湿地、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张武屯村、郭屯镇魏楼采摘园等田园特色生态游路线,构建起郓城全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手造”非遗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发展。郓城县作为千年古县,是闻名全国的武术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古筝之乡、曲艺之乡。为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郓城持续开展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增至154项,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增至97处。着力打造“山东手造·匠心独郓”品牌,全面开展非遗技艺、手造进校园、进景区等“五进”工作,组织举办“山东手造·匠心独郓”黄河大集等系列手造集市、研学活动,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品质化、情感化消费需求。

  文艺文化活动遍地开花,喜结硕果。该县充分利用农村文化广场,广泛开展四季村晚、广场舞比赛、惠民演出等文化活动,提高文化场馆“使用率”“性价比”。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750余场、公益电影放映8500余场、黄河大集系列活动100余场、各类艺术展览和节庆主题活动200余场。丰富的文旅活动铸就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郓城县创作出《灯火里的中国》《山居秋暝》《春风暖郓城》《感恩》《过年》等文化文艺作品20余部,新编演大型山东梆子现代戏《黄河滩·老槐树》圆满完成汇报演出,山东琴书《美女择婿》参加“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演出,获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景区创建提档升级,来郓游客创历史新高。郓城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实施“文旅活县”战略,统筹优势资源,突出水浒旅游核心,依托220国道、聊商路、济董路3条旅游廊道,重点打造了北部黄河旅游区、西部宋江故里旅游区、南部生态旅游区、东北部宋江湖旅游区,构建起“一核、四区、三廊道”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此外,依托好汉城“贺年灯会”和各福里商业街、宋河金街,打造夜游产品组合,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游乐体验。将黄河、非遗、武术、戏曲曲艺、水浒等特色文化元素,作为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文旅业跨界融合的亮点,加快推进宋江湖生态旅游、水浒故里旅游集散中心、南湖新区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助力文化体验廊道的整体建设提质增效。2023年前三个季度,接待游客人数490万人次,同比增加80.7%,实现旅游消费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71.3%。

  目前,郓城县被评为山东省首批旅游强县、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并入选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以建设文化体验廊道,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格局初具特色。

责任编辑:王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