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张媛媛
满桩的一个站点
为避免满桩,一些自行车被“捆”了起来
一辆电动三轮车占据了公共自行车的位置
一辆私家车停在公共自行车站点
大众网菏泽12月15日讯(见习记者 徐德波)自2014年4月6日菏泽市公共自行车正式运行以来,以绿色低碳的骑行出行方式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方便了广大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目前,公共自行车已完成四期建设,共有站点250个,自行车5000辆,无缝覆盖菏泽城区。大众网记者在城区随机调查了25个公共自行车站点,采访了近50名公共自行车骑行者,发现骑行者对公共自行车的认可度较高,认为骑行便捷安全,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如站点常常被社会车辆占据、骑行道路空间的有待改善及个别站点常出现空桩和满桩现象等。
站点已无缝覆盖城区,众多市民青睐骑行
菏泽公共自行车项目于2014年4月6日建成初期工程并投入使用,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连续四年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目前已经完成四期规划建设,站点总数达到250个,自行车总量达到5000辆,规模逐步扩大,已无缝覆盖城区。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公共自行车自运行以来,已办理借车卡6.7万张,日均骑行量7500余次,高峰期日骑行量达到11000余次,累计骑行量1044万余次,累计骑行时间1524万小时。一天中骑行的高峰期通常是上下班时间,早7:30-8:30,晚5:00-6:30左右。
很多中老年市民对公共自行车表现出由衷的青睐。“我出门一般都骑公共自行车,也有老年公交卡,但很少坐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很轻巧,也很方便。”简单的话语,就能感觉到68岁的李大爷对公共自行车的青睐之意。
公共自行车轻便安全,出行便捷故障率低
菏泽现有的公共自行车使用故障率很低,只有个别骑行者表示,有些自行车骑行比较费力,大多数车辆还是比较轻便安全的。据了解,在桩公共自行车损坏率和设备损坏率都低于5%,自行车使用报废率为0,事故报废车辆除外。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公共自行车维修巡检人员每天都会对辖区内的站点设备、车辆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故障立即上报调度中心,由调度中心登记后报维修组派人维修。市公共自行车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庆礼说:“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信号传输使用的是手机卡,有时也会存在信号传输暂时中断的现象,这时市民可以暂停一分钟再刷卡操作,或者换个车桩或站点再行操作。”
还有一大批年轻的上班一族比较喜爱骑行,认为公共自行车出行很便捷。在银座家居广场站点,24岁的马建国告诉大众网记者,他今年刚刚毕业,没有买车,上班的地方不远,骑行感觉很方便,即便以后买了车,如果不是太远,他也会选择骑行。
“生意”火爆,常有空桩、满桩现象
记者采访中遇到家住中达尚城的杨永发正在还车,他告诉记者,他一直都是骑行上下班,上夜班的时候比较晚,经常遇到中达尚城附近的站点空桩,很不方便,希望能够增加自行车的数量。大众网记者了解到,有些小区或者办公大楼附近,由于市民比较集中,骑行量比较大,所以经常会有市民遇到空桩或者满桩的现象。
“由于涉及到供电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公共自行车站点设置标准为24个车桩,新增加车辆、车桩的难度比较大,我们会加强科学调度、增加备车绳等,以减少空桩和满桩的发生。”刘庆礼称,大部分自行车站点的供电是采用路灯照明电,没有路灯的地段,需要从附近小区接电,因为是公益免费供电,所以很多小区沟通起来比较困难,一些小区换了物业公司后表示要收取供电费用。
发展需要更多空间和支持
大众网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很多公共自行车站点成了社会车辆的“停车场”,导致很多自行车车桩无法正常借还车。“长江路和和平路交叉路口的公共自行车站点,经常被社会车辆停满,导致该站点经常处于瘫痪状态,我们与责任公司沟通多次无果,计划迁移该站点。”刘庆礼对大众网记者说。
城区很多路段欠缺骑行条件,机动车驾驶人员又缺乏礼让意识,即使设有公共自行车站点,往往使用率较低。记者在丹阳路部分路段发现,该路没有明确规划非机动车车道,上下班高峰期骑行者往往和机动车辆混在一起,非常危险;一些路口右转弯时机动车辆驾驶人缺乏礼让意识,也给广大市民选择骑行带来不少阻力。
“按照有关机构研究发布的科学配比,菏泽城区现有的人口规模应该配备50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才能满足市民骑行需求,现有规模远远不能达到。”刘庆礼向社会各界呼吁,菏泽公共自行车系统已成为城区交通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社会各界的继续大力关心和支持,绿色低碳公共自行车系统,将在广大市民的期盼中继续前行,为更有效地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最后一公里”出行及弥补公交的短板上做出更多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