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丁厚勤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丁琪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于细小之处的文明创造,于社会的变化,于人心的感化,往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长远、深层次力量,带给发展以绵绵无穷的动力。
这些于一事一物、一点一滴的文明创造,比起那些大主题、大手笔的时代发展讲述,更具体,也更生动。因为这不仅代表着对宏大发展主题的精细化落实,更是一种于细节处对民生福祉、群众满意发展思路的诠释。
将理念可操作化、将精神具体化,山东各地在文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创造,创造性实施一系列工作举措,不仅于细小之处见精神,这些涉及各个领域的细小,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涓涓细流汇江河,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文明热潮。
为根治超标三、四轮电动车痼疾,菏泽市推出市区城市管理十项整治行动后,城区公交积极响应,视整治为机遇,出台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推广“一站直达”式定制公交服务等举措。聊城市针对道路交通工作,开展评先创优“一票否决”制,将每年文明创建任务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加强交通调度和综合协调,把各科、所、队创建任务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效纳入年终综合考评。对严重交通拥堵、恶性交通事故等进行量化管理。这些立足民生、回应民意、体贴民情的和风细雨式的举措,看似着眼处尚在细节,实则体现了真真切切的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以百姓利益为重的执政思想。较之之前动辄“大手笔”,“面子”重于“里子”的思维方式,小处着眼,本身就意味着社会治理的进步。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将问题摆在人人可见的桌面上,把工作做在百姓心坎上,不藏不掖、不躲不闪,百姓是能够看到一届政府执政为民的诚意的。正是这些动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脑筋,用在柴米油盐上的心思,最能让人感同身受,于切肤之感中体会到用心用力。这些来自老百姓内心深处的触动,是为社会、为人心带来颠覆性变化的原动力,这种颠覆,将会凝聚更大共识,更好引领社会新风。
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带来物质文明的大发展,而触动内心、开启心智的发展则是一种超越于物质进步的根本性发展。它超越于物质,又服务于物质文明,它不动声色,又让人醍醐灌顶,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这是一种基于现实观照、于长远处落脚的执政智慧,能够让百姓在不断的体验中收获尊严和体面。
文明尚大,行动可小。为百姓创造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不以善小而不为”的。这种于细节处的用心、于细小处的发力,是在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过程中对人心的凝聚。每一座城市的主人其实是每一位市民,只有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价值认同感和心灵归属感,一座城市的文明动力和发展动力才会蓬勃生发、源源不断。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而文明的作用也在于此。就像多个城市的文明实践一样,做足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的文章,通过“大题小做”,将一些留存于城市的陈年“顽疾”破解,把文明的心智具化为可言、可知、可感的做法,涵养文明自觉,倡导文明风尚,于润物无声处增补城市民生温度,让我们感受到了文明于细节之处的力量。
责任编辑:丁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