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公益慈善是人类之心所能领略到的最真实的幸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公益、传递爱心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近年来,润华集团发起“润基金”公益项目,借助集团“润基金”平台,自2011年来,菏泽润华汽车园每年两次集中开展爱心助学活动,该活动迅速在菏泽生根发芽,众多贫困孩子持续得到捐助,结出公益美善之果。即日起,大众网推出系列报道《润华助学,滴水有愿》,梳理“润基金”菏泽润华爱心助学活动发展脉络,讲述菏泽润华公益之行的每一个感人故事。
今日推出系列报道第六篇。
大众网菏泽6月27日讯(记者 刘进 郭亮)今年5月,随着菏泽润华一汽丰田广州北路店的工作人员把1000元爱心款交到肖舒手里,“润基金”对这位13岁女孩的助学行动也宣告结束。肖舒家在菏泽牡丹区高庄镇肖楼村,因家庭贫困,五年前,菏泽润华开始资助其上学读书;如今,肖舒的家庭情况逐渐好转,主动退出了助学名单,“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还有更困难的人需要帮助”。
2017年整个六月,今年36岁的赵会月都待在老家肖楼村,为肖舒爷爷的后事忙碌着。赵会月是肖舒的妈妈,在肖舒爷爷5月中旬突发疾病去世之前,她和丈夫一直在北京打工,家里的一切由肖舒的爷爷和奶奶照料。“肖舒爷爷之前患有肺结核,这次去世是因为心脏问题。”说起家庭,赵会月心有愧疚,为了家庭,她和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肖舒和弟弟两人平常靠两位老人照顾。肖舒的奶奶身体同样不好,她患有股骨头坏死已经十余年,今年年初刚刚做了手术,走路需要靠双拐,勉强能够生活自理。
肖舒的家庭一度举步维艰,家里的房屋是村里最破旧的房子之一。“我和肖舒爸爸一直在北京打工,在一家鞋厂的流水线上工作。”这些年,赵会月和丈夫鲜有精力待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常年在外打工挣钱,一年回家次数有限。努力挣钱让家人生活得更好,把家里破旧的房子翻盖好,这是夫妻俩的愿望。靠着每人每个月两三千元的收入,经过几年的积累,去年,赵会月夫妻俩决定把家里破旧不堪的砖土房子建成水泥混凝土房。房子盖好了,这个家庭却欠下了5万元的外债。赵会月说,他们计划在明年完全还上这些欠债,这对他们夫妻俩来说,已经算不上多大的困难。对于来自润华的助学帮助,赵会月一家都很感激。“我和丈夫都很年轻,能够打工挣钱。”如今生活条件改善,赵会月和丈夫商议后,婉言拒绝继续接受这持续了五年的爱心捐助,“还有比我们更困难的需要帮助”。
五年前,菏泽润华一汽丰田广州北路店开始资助肖舒时,肖舒刚刚读小学二年级,如今她已经在镇里的初中读初一。“她不是太聪明,但非常勤奋。”赵会月说,肖舒英语特别好,最近的一次考试,总成绩在班里排名第五。在家里,肖舒听话懂事,父母常年不在家,完成学习任务后,她常常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家务,同时照顾年幼的弟弟。
处理完肖舒爷爷的后事,赵会月决定不再随着丈夫外出打工,她要在家里附近找一份工作,一边照顾孩子和老人,一边挣钱养家。她说,肖舒爷爷突发疾病去世这件事让她意识到,相比挣钱本身,给家人的陪伴更显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