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同同:六年基层奔走徐盛开 收获清风自吹来

2018-06-06 16:1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苏龙生

唐同同是刘楼司法所所长,妻子姜仁花为菜园集司法所所长,两人是菏泽司法行政系统有名的“夫妻搭档”

唐同同工作过程中

  大众网菏泽6月6日讯(记者 苏龙生)2012年,26的唐同同背井离乡,扎根东明县司法局刘楼司法所,当起5万群众的“和事老”,与他一同前来的,是同样远离家乡的女朋友姜仁花。如今6年过去,曾经少年喜结连理,志同道合的两人携手共进,成为菏泽司法行政系统有名的“夫妻搭档”。去年,两人更是一起跨过国家司法考试门槛。2018年,唐同同被国家司法部授予全国优秀调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如今,夫妻俩人扎根基层深情仰望,用知识与情怀,继续守护一方安稳。

  背井离乡当起5万群众“和事老”,首战告捷调解行业站稳脚跟

  从东明县乘车向西南行驶20公里,就到了刘楼镇,这里是东明县的农业大镇。刘楼镇下辖30个行政村,辖区人口5万余人。随着近些年社会发展,镇中隐藏的矛盾凸显,宅基地、彩礼、耕地等纠纷频发。2012年12月,刘楼镇迎来了“小小和事老”唐同同。

  唐同同老家在泰安东平,2010年,他从山东政法学院毕业后,通过全省政法干警统一考试,进入东明县司法局。经过两年政法干警岗前培训,2012年12月,唐同同来到刘楼司法所。

  唐同同今年刚满31岁,一米七七的身高,长期基层奔走,肤色稍显黝黑,佩戴一副无框眼睛,说声语调不高,模样斯文,这与人们印象中的调解员形象,可是大相径庭。“刚开始工作那会儿,每次到了村里,从眼神中都能看出村民的不信任。”唐同同笑着说。

  年纪小、经验少、外地人,这是唐同同工作之初,首先需要克服的问题。不过半年之后,唐同同接手了第一起调解案例,一举打消了村民心中的顾虑。

  2013年,刘楼镇南庞行政村发生一起家庭纠纷,儿媳与公婆之间势如水火,矛盾严重的时候,公婆甚至搬到外面居住,但双方仇怨仍是日渐加深。驻村干部与村委会三番五次登门做工作,情况不见好转。6月,调解人员束手无策,这个“烫手山芋”交到了唐同同手上。

  这是唐同同参加工作后,独立接手的第一起案例,内心虽然忐忑,行动上却不敢有丝毫怠慢。调解之前,唐同同通过多次走访,大致了解了事情原委。大约一年前,老人的孙子触犯了法律,在老人耐心劝说下,孙子到派出所自首。此举得到村民肯定,但儿媳不能理解,家庭矛盾频发。前期进行调解时,工作人员都从孝道方面做工作,引发了儿媳的抵触与反感,调解陷入僵局,双方积怨越来越深。

  了解事件内情后,唐同同决定转变调解思路,从亲情及孩子的前途方面着手做工作。见到老人儿媳后,唐同同从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出狱后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讲起,各种利弊一一罗列,一举解开了双方的心结,一上午时间,事情就有了转机。

  唐同同说,这起案例后,他的自信心彻底建立起来。

  调解过程警惕经验之谈,工作细腻、学会聆听成为工作首选

  首起调解案件圆满完成,唐同同在刘楼镇调解一线,站稳了脚跟。经过此事,唐同同意识到,年纪小、经验少这些他曾经以为的工作短板,反而是一种优势。“因为年纪小,在矛盾调解过程中,村民不自觉会进行些许偏袒,经验少反而能打破常规,除此之外,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了解农村的人情世故,这些都是我的长处。”唐同同说。

  和有些调解员不同,唐同同工作过程中,很不赞同“气势压人”这一工作经验。唐同同说,农村发生的矛盾纠纷,大多数情况下双方并无深仇大恨,争的就是一个“面儿”。“许多调解员到了现场,劈头盖脸就是一句‘你先别说,我都知道’,这样肯定不行,得让当事人说话,得给当事人一个台阶下。”

  “工作细腻,学会聆听,才能找到矛盾根本点。”这是唐同同总结的工作经验。

  作为唐同同工作上的领路人,东明县司法局基层科科长李瑞阳有着17年的基层司法所工作经验,他对唐同同的表现非常认可。李瑞阳说,随着形势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转变,如今农村矛盾形式多变,纠纷纷繁复杂,调解工作相比以往,难度更大了。“越是这样,越需要热爱司法行政工作、底子好、积极性高的年轻人,进入基层一线。”

  如今6年过去,唐同同成功调解的矛盾有8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且从未发生当事人反悔、案件反复的情况。

  志同道合“夫妻搭档”,基层奔走守护一方平安

  经过6年的基层磨炼,如今唐同同早已能够独当一面,但他仍然记得刚来所里的第一天。“刚来的时候,刘楼司法所只有两张办公桌,房屋潮湿,没有暖气,实话实说,第一感觉确实很失落。”就是这种失落感,促使唐同同不断成长、不断学习。

  在菏泽司法行政系统,唐同同与妻子姜仁花,是有名的“夫妻搭档”。用唐同同话说,“两人志同道合,一起上学、一起考试、一起背井离乡、一起进入司法行政战线”。“当然,还有最后一件事,一起通过司法考试。”唐同同想了想,笑着说。

  唐同同的妻子姜仁花是日照莒县人,两人是大学同学,2010年,双方通过司法干警考试,一起来到东明这座小城。与丈夫一样,姜仁花目前担任菜园集司法所所长。从事同样的工作,两人有了更多的话题,经常一起交流,一起钻研业务。

  在工作过程中,夫妻两人经常接到群众咨询,“我的彩礼能不能退”“这个利息合不合法”诸如此类问题。“有时候别人打来电话,感觉特别紧张,你不能让村民撂下电话再查资料,这样显得很没底气。”

  为了准确及时解决村民的法律疑惑,也为了心底隐藏的法律情结,3年前,夫妻两人决定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夫妇携手跨过司考门槛,专业知识做后盾期待下个5年

  2016年,唐同同、姜仁花首次参加司法考试,因为工作繁忙,准备不足,双双败北。2017年,两人卷土重来,终于携手跨过司考门槛。如今回想当时情景,唐同同仍然激动。“去年一年,基本上早上6点就到所里,学习到8点开始上班,下班后学到晚上11点。”说话间,唐同同拨开自己左侧鬓角,露出片片白发:“去年一年白的。”

  自从通过司法考试后,唐同同成为镇上的“法律达人”,不管是政府还是村民,凡涉及法律问题,都会找上门来。近半年来,唐同同工作量大幅增加。和大多数基层单位一样,唐同同如今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人手和精力问题。“一个人得干好几个人的活,有时候确实累。”

  相比刚工作,如今的唐同同更加成熟。2014年,他的大女儿出生,等到本月19日,小女儿将满5个月。有了家庭作支撑,有了法律做后盾,如今唐同同做起工作,更是得心应手。

  付出总有回报,2017年,唐同同获评山东省优秀人民调解员,2018年,他被国家司法部授予全国优秀调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张媛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