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菏泽6月25日讯(通讯员 郎孝文)今年以来,郓城县公安局从放大群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评判权入手,进一步加强同群众的沟通交流,了解群众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放大群众“知情权”,以公开促和谐。在窗口单位设置警务公开栏,与媒体合办“警务报道”电视栏目,开办“郓城公安手机报”和互联网“郓城公安服务在线”,将公安工作动态、案件办理情况、社会治安状况、警方温馨提示及公安服务事项、办事流程、收费标准等内容向群众公开。开通网络咨询QQ,形成社情民意流转处置机制,随时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推行案件告知回访制度,及时向当事人反馈案件信息、告知办案进度。建立重大信息告知制度,对于一些重大警情、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举行重大活动等,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使警务活动更加人性化。
放大群众“话语权”,以沟通促和谐。深入推进大走访“开门评警”和“民警包村走访”活动,走进社区、企业、家庭,让群众吐怨言、诉衷言、献良言。建立每月一次“警民恳谈日”制度,定期与群众交流沟通。实行“开门接访”,坚持局领导接访制度,倾听和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并设立局长信箱、局长热线,为群众说话、说事、投诉、信访提供直通渠道。充分利用“行风热线”、网上便民服务中心、在线评价等栏目,及时就群众关注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上,针对群众的所想所盼和急事难事,及时研究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落实,让群众的“话语”真正“有权”。
放大群众“评判权”,以监督促和谐。提出“警察是考生,群众是考官,社会是考场”的“三考”评判理念,把公安工作的评判权真正交给群众。建立“双述双评”制度,定期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警务监督员汇报工作,社区民警向社区群众述职,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涵盖社会各个层面“人民评议员制度”,每季度组织评议员对公安工作进行测评。注重发挥群众评判的导向作用,逐年加大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在绩效考评中的权重,通过考核的杠杆作用,对基层单位和民警实行“工作倒逼、责任倒查”,促使公安机关服务意识更加到位、执法行为更加规范、为民服务更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