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张媛媛
学思践悟十九大·扶贫干部篇
倾心扶贫,玉汝于成
大众网记者 潘涛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党的庄严承诺响彻全国各个角落。在黄河岸边的菏泽市鄄城县董口镇,一场脱贫攻坚的大决战正在上演。
董口镇党委书记李玉如(中)在扶贫车间调研,了解贫困户工作情况
对于董口镇党委书记李玉如来说,带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不让一个人掉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他内心充盈的是,扶贫对于他已经不是单纯的工作,而是一份发自内心的情怀: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让贫困的人脱离贫困,比让富裕的人更加富裕重要。
今年10月,李玉如刚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在这一奖项背后,是他在全国首创“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上班挣钱,有尊严地摆脱贫困。
众所周知,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在农村,有的群众因为身体原因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下,有的因为重大家庭变故被压弯了腰,还有的因病致贫长期翻不了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贫困群众多是长期固守贫穷,扶贫首先需要扶起他们的信心。
对于扶贫干部来说,只有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树立他们脱贫的信心。简单地说,要与困难群众有感情。董口镇地处鲁西南偏远一隅,农民思想落后,“饿不着就行”的落后思想观念在部分贫困户意识中根深蒂固,打破这一局面,李玉如靠的就是真诚。
2015年11月,李玉如在代堂村贫困户吴秀兰家中走访时,发现院落西侧有一处“小窝棚”, 8位老太太围着煤球炉子坐在周围,每个人前面有一筐头发团,一边听戏一边有说有笑地梳理着发团。她们做的是人发加工的粗加工工序,每人撕一天能挣13块钱左右,一月能挣三四百元。从那天起,“小窝棚”一直在李玉如脑海中挥之不去:能不能想个办法,政府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在家门口干活,还能挣钱糊口?就这样,一个“小窝棚”启发了他建设扶贫车间的“大思路”。
正是因为心系困难群众,尊重并走近困难群众,李玉如成为全国首创“扶贫车间”的人。他的优秀经验迅速在全国内推广,目前,仅山东全省就已建扶贫车间5700多个,43万名群众实现就业,带动9.8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扶贫首先是跟困难群众打交道的过程,领导干部只有得到群众的信任和认可,才能顺利开展工作。在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中, 为了安抚上访户李玉莲,各级领导干部到她家里做工作,看似陪着笑脸,其实从一开始就把她当成了要攻克的对象,是一个对立的立场。李玉莲之所以始终无法被感化,是因为那些领导干部都是去做工作的,从没有在心里与她真诚交流。
李玉如成为一名优秀的“扶贫书记”,正是因为他将困难群众放在心里。该镇邢屯村聋哑妇女曹爱芹,丈夫长年有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两个孩子,生活十分困难。为鼓励她到扶贫车间做工,李玉如请来了懂哑语并且技术熟练的师傅,手把手把她带成了一名技术娴熟的工人。目前,全镇的七名贫困聋哑人都成了扶贫车间的技术骨干。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事实证明,一件事你始终放在心里,一直想,一直想,就总能找到办法,取得实效。李玉如就是扶贫战线上的有心人,当他坚定地沿着既定思路出发,一个个困难迎刃而解。双庙村的李致超是村里在外打工的小能人,当李玉如听说他有回乡创业的愿望时,三次登门拜访,鼓励其承租扶贫车间,并帮助做好招工等事宜。在他的真诚感召下,李致超承租了三个扶贫车间,从事电子配件的加工,目前每个车间的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共吸纳工人268人,其中贫困人口107人,月收入1500元左右。
46岁的郝桂荣,身高不足一米五,身体严重变形,家境困难。村干部介绍她到本村的扶贫车间加工电子数据线。学满一月无果,一气之下,哭着辞工返家。面对来做思想工作的李玉如,她甚至避不见人。但李玉如无论如何都不放弃。夸她饭菜做得香,家里收拾得干净,衣服做得周整,鼓励她重拾信心后,再让她重返车间干活,并安排专人手把手地教她。在李玉如的如此坚持下,终得成效,经过三个月勤学苦练,郝桂荣不仅技术娴熟,还成为了该车间的技术主管。
在一座座扶贫车间,李玉如以“家门口的劳动”让贫困群众从心里站了起来,让他们有尊严地一步一步脱离贫困。李玉如的“扶贫故事”告诉我们:倾心扶贫,玉汝于成。
责任编辑: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