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张媛媛
□大众网记者 景佳
牡丹花开,国色天香。在昨日,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雍容华贵的牡丹向世界发出邀约。
在菏泽人心中,牡丹从不张扬,也不炫耀,它在我们身边静悄悄地开,又静悄悄地谢,印证着菏泽人与牡丹之间独特的情感。
笔者本人从2007年开始采访盛会,至今10年,有幸记录下一些故事,在此与大家分享。
故事一:
他是牡丹界的“袁隆平”,今年走了
孙景玉(右一)在百花园照顾牡丹
“牡丹园才是我的家,就是化作泥土也要在这里护花!”
说这句话的老人名叫孙景玉。曾经很多年,人们都能在曹州百花园见到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是牡丹培育界的传奇。自50年代在牡丹园工作以来,一直跟牡丹打交道。他不懂科技,就是凭着孜孜不倦的摸索,一干就是60年。
菏泽现有的1100多个品种中,有600多种是孙景玉通过杂交、种子培植的方式研究出来的。1981年,经他培育的“赛雪塔”被中国花卉协会的专家命名为“景玉”,以纪念其贡献。2000年,他整理了约12万字的《百花园牡丹谱》,这是建国后菏泽牡丹的第一部谱记。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002年,经由“神州三号”搭载的200粒牡丹种籽交给孙景玉“看护”。2004年的一天,菏泽突降大雨,“太空牡丹”苗圃积水一片。68岁的孙景玉随手披上编织袋,来不及喊人就奔向牡丹园,脱了鞋子就跳进园子。改水、护苗、除草、施肥、记录……在孙景玉的精心培育下,“太空牡丹”成活了30余株。
百花园的“太空牡丹”
“太空牡丹”火了,因其生长期短、花期长、花蕾大的特点成了曹州百花园的一大亮点。孙景玉更火,每天采访、请教他的人络绎不绝,但孙景玉农民本色依旧。他的形象几十年如一日:古铜色肤色,瘦小身材,小平头,一袭过时衣,两腿裹着泥。
不仅如此,他的观念也很“土”。经他培育的牡丹品种,一直是被无偿使用,甚至让种子经营部门赚了钱。但孙景玉从未想过申请专利,也没想过怎样保护知识产权。他总是乐呵呵地说:“不管谁种都可以,而且种得越多越好。”
孙景玉说:“百花园是我的家,就是变成一块块泥巴,也要和百花园的牡丹在一起。”
就在今年春节后不久,这位与牡丹打了60多年交道的的老人走了,享年84岁。牡丹花又开,在记者心里,他精神矍铄的身影仍在。
故事二:
每逢花会,不是春节胜似春节
1992年第一届牡丹花会开幕式
“二十多年来,每逢牡丹花会,菏泽不是春节,胜似春节。”
说这话的老人叫孙德仁。他是记者2011年的一位采访对象。他是菏泽市牡丹花会的参与者、见证者,他亲历并见证了前后十七届牡丹花会的举办。
1992年,经国家民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民航总局等六部委批准,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作为全国100项节庆活动之一,于同年4月举办首届菏泽国际牡丹花会。
从1993年6月,孙德仁开始参与花会工作,直到2010年第十九届牡丹花会圆满结束。这一年他也正式退休。
20多年前的春天,菏泽的街道两旁没有那么多花,也没有那么多树;20年后的春天,菏泽有了绿化带,街道两旁有了各个季节的花。菏泽成了花城。
20多年前的春天,在菏泽牡丹花会期间到这儿赏牡丹是看不到道路指示牌的,就连广告牌也不整齐;许多年后的春天,菏泽道路交通指示牌多了,牡丹花会期间到菏泽赏牡丹发现花美城更美了。
多年以前,常常会有人认为牡丹是不用年年赏的。赏过牡丹会惊喜于她的美丽,也会把这美丽留在脑海中,不再去看不再去触碰。因为第二年再去看时,也许牡丹还是那棵牡丹,园子也还是那个园子。
如今的曹州牡丹园华丽转身,不仅增强了体格、换上了新装,也注入了古老又新鲜的文化血脉,如同园子里形态各异的牡丹,向游客散发出万种风情。
在孙德仁眼里,菏泽人民最引以为傲的还是牡丹花会,这是老百姓欢迎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大家趁牡丹花会把国内外游客邀请来,看看牡丹,看看开幕式文艺演出,再游玩两天,全年该订的货订来了,该销的销出去了,花钱少,效率高,大家都高兴。
历届牡丹花会邀请的部分明星
他曾感慨:牡丹花会的举办改变了市民的精神面貌。每年花会都会邀请十几个明星,市民能亲眼看到明星的风采,这也丰富了文化生活,提高了大家的文化品位。20届花会下来,很多明星都来过了。
故事三:
每个菏泽人心中都有一个牡丹园
“静想一下,每个菏泽人心中都有一个牡丹园,那里的牡丹花也开在每个菏泽人的心中。”
说这句话的主人公邓兴宇,他曾是笔者的老同事,一位很牛的摄影师,易动情。以下,是他关于牡丹的记忆。
邓兴宇(左一)儿时在牡丹园与姥姥的合影
依稀记得,小时候母亲带着我和弟弟来到牡丹园看牡丹,那时的自己只有六七岁的样子,母亲让我和弟弟分别站在一棵盛开的牡丹两旁拍照,头上还戴着当时非常流行的军官帽。虽然有些老照片已经找不到了,但那些画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
还记得有一次,母亲要我站在牡丹园一个喷泉边上拍照,自己还很胆怯,生怕站不稳掉进水池里,死活不敢站上去,抱着母亲的双腿哭鼻子。现在仔细想一想,每个菏泽人记忆中都有着跟牡丹有关的情形,每个菏泽人心中其实都有一个牡丹园,那里存放着我们最温暖的记忆。
直到后来,上了高中、上了大学,就很少再去牡丹园,一边是学习的压力,一边觉得牡丹园还是那个牡丹园,再去也是那个样子。只是偶尔和大学同学说起,我们菏泽的牡丹很漂亮,希望有机会邀请他们到家乡看牡丹。
毕业后,一个人也经历过北漂的日子,感到寂寞的时候,会想家,也会想到家乡的牡丹花,菏泽人对牡丹有种说不出来的感情,它不常出现,却又挥之不去。2011年,回到家乡工作,每年都要去牡丹园采访,看着菏泽的牡丹园在一点点变化,变的更大、更美。
如今的菏泽,可以说遍地牡丹。这些天,当你开着车行驶在公路上,你会看到大片大片的牡丹花;当你坐火车经过菏泽,在火车上也能看到牡丹花的海洋,甚至当你在街头小憩,你就能闻到牡丹花的芬芳。每年四月,来到菏泽,你就知道什么是最美的人间。闭上眼睛想一下,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我们的菏泽是一个多么美的城市。
在菏泽人心中,牡丹从不张扬,也不炫耀,它在我们身边静悄悄地开,又静悄悄地谢,印证着菏泽人与牡丹之间独特的情感。静想一下,每个菏泽人心中都有一个牡丹园,那里的牡丹花也开在每个菏泽人的心中。
故事四:
牡丹花寄托着菏泽人的梦想
2012年3月,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菏泽为“中国牡丹之都”
牡丹花之于菏泽人,不单单是一张名片,还寄托着菏泽人的梦想!这场盛会菏泽办了27年,菏泽人建设“大美牡丹城”挥汗27年。
这片土地从不辜负辛勤的耕耘者。2012年3月,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菏泽为“中国牡丹之都”,这一美誉随千年来层层叠加的人文历史,让菏泽这个城市的浪漫,更添醇香四溢的底蕴。于是,菏泽梦,在这个花开的季节激情绽放。
从那时起,这个城市开始为突出“中国牡丹之都”城市旅游形象而努力,希冀在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城市上实现新突破。
曹州牡丹园之国花魂
如今的菏泽,日益扩容的牡丹园、纵横交错的交通网、景色怡人的城市环境……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发展的故事;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更让世人看到了中国牡丹之都的华丽蝶变。
这里的人们也开始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创造更为惊人的发展奇迹。我们已经看到,一座诗韵花香,宜居宜商,最具潜力的魅力之城正在崛起!“生命之泽”正焕发出耀眼的新时代的生命之光。
让我们与这座城市一同保持激情,一同精彩绽放。
责任编辑: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