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医专: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翼,提升医学生综合素养

2024-06-14 18:54: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文文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菏泽报道

  “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开设了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采访中,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副主任任俊莲如是说道。

  2021年4月,菏泽医专成立了公共教学部,下设五个教研室和一个实验室。3年多以来,公共教学部的每一位职工,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努力奋斗。

  顶层设计、全人教育、数智赋能、五育融合,这四大块内容相辅相成,日渐深入到学生心中。“根深蒂固”这一词语用到这里,也许更是恰到好处。

  随着不断的发展,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体系,坚持价值引领、五育融合、双语并行、异质共生、以文育人,打造多样化教学模式,形成多维度教学评价,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中华文化传承者和践行者。

  出台多个文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发展规划

  近年来,菏泽医专出台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菏泽医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实施方案》《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各部门更是通力配合,齐抓共管,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

  “在平时的工作中,学校、企业、家庭和社会更是四方联动,学校主导、社会指导、企业参与、家庭融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全过程。”任俊莲讲道,“校企合作、社校共建、家校协同,形成教育合力,协同育人。”

  坚持中英语言同步提升、中西文化碰撞交融

  学校积极开发30多门中文类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既涵盖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与艺术设计,又与体育及医学专业课程相结合,开设了体现医学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课程,如健美操、健身气功、减肥与健康、护理美学、医学美容与整形、美容方药等。

  自2015年开始,摒弃传统单一的英语课程模式,以大学英语必修课为中心,逐步开设职业提升类、学业提升类和素养提升类英语课程,工具性、职业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实现了通用英语到医学英语的平稳过渡,语言应用能力提升到文化素养培养的有效衔接。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知识能力并举、中英语言同步提升、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这是菏泽医专在做的,也是在坚持的。一系列的措施,旨在提高学生中文和英语语言能力,提升中华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全方位全过程教育,让学生感悟和领会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育人体系中的各学科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养为核心,强调知识传授与素养提升同频共振。整合传统文化资源,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领会中华文化:“书香校园·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古诗词诵读、红色经典朗诵比赛;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迎端午中英文朗诵短视频大赛;中秋节诗词大会、书香三八读书征文等。

  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浸润、学生社团、赛事活动、实践实习”等实施路径,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联动,校内与校外协同,国内国外沟通,线上与线下混合,显性隐性统一,把文化育人贯穿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各个环节,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文化育人大格局,实现知识积累向人文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层进。

  各类赛事惊喜不断,科教研相辅相成

  公共教学部教师围绕“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育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国际传播力培养”等主题,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以研促教,以研促学。

  每年的中文类比赛、英语类比赛、双语类比赛中,获奖的喜讯总是接连不断地传来,总有一些选手脱颖而出。尤其是,在2021-2023年,连续3年获得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比赛二等奖;2021年,荣获第十二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写作大赛”省赛一等奖两项,国赛一等奖两项(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名和第五名);2022年,荣获第十三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写作大赛”省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2023年,荣获第十四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写作大赛”省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在双语类比赛中,2021年12月,指导的学生作品参选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2021儒家经典跨文化语言诵读大会”,荣获“网络人气作品”;2023年,第三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征文类比赛中,荣获优秀奖。展望未来,菏泽医专公共教学部将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主动求变,科学应变,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创新和课堂革命,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育四有教学团队,开发多模态教学资源,实施多维度教学评价,坚持五育融合、德技并修,开创层次递进、多元支撑、全面覆盖的文化育人大格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中华文化继承者、创新者与传播者。

初审编辑:刘松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