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保护传承弘扬“三管齐下” 传统民俗绽放“时代之花”

2023-04-17 15:30: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寅 李英丽

  大众网记者 王寅 通讯员 李英丽 东明报道

  东明县是黄河入鲁第一县,生息在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日夜感受着黄河百折不挠奔腾入海的磅礴气势,他们在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创作出了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近年来,菏泽市东明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丰富黄河文化要素,保护传承黄河文化遗产,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近日,在大屯镇王菜园村,羊抵头鼓舞队员们正在为参加东明县文化进万家民俗展演活动进行排练,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观看。

  东明县羊抵头鼓舞是一种民间舞蹈,据考证源于战国时期,是古代军队中流行的一种鼓乐,因舞蹈气势刚劲、雄壮,动作似羊抵头而得名。元末黄河大堤决口,淹及河南、安徽、江苏北部、山东、河北南部。明初举行大规模迁民活动,羊抵头鼓舞也随之传入王菜园村。

  羊抵头鼓舞表演时,每四人分为一组两两交叉相对,数组排成方队。铙、镲、锣等铜器分列两旁,尖子号分为四组,置于方阵四角。当几十面大鼓、铜器及尖子在一起演奏时,近听如黄河咆哮,气势十分宏大,有一种催人奋进、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为了使这个古老的项目能够更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演出的时候能够把项目本身的一些东西表现得更突出、更好,我们对这个项目进行了整理和编排,邀请了一些专家再加上我们文化馆的一些专业人员,在音乐、动作、形式编排上都进行了一些创新,使这个项目能够适应现在的舞台演出。”东明县文化馆馆长李红岳告诉记者。

  大屯镇王菜园村羊抵头鼓舞领队王中霞说,这个舞现在很受欢迎,经常出去演出。去过菏泽、济南、香港、澳门,也多次获奖。

  东明县有关黄河的民俗文化品类繁多,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特色明显。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5项。2008年以来,菏泽市东明县在做好保护传承的同时,对粮画、黄河号子、羊抵头鼓舞、撅老四等民俗技艺加大资金扶持、改善传承环境、进行二次创作,让传统民俗绽放时代之花。

  “利用非遗宣传月、文化博览会、农民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大力推广和宣传黄河文化和民俗技艺;鼓励和指导民间艺人对民俗文化进行再挖掘、再创作,让民俗文化展现出新的时代价值。”东明县委网信办主任褚鸿鹏说。

初审编辑:徐德波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