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牡丹区最美教师系列报道|杨秋玲:护航学生成长的“教育+”

2023-09-08 15:35: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吴宝杰

  大众网记者 吴宝杰 菏泽报道

  她凭着扎实的工作作风与不懈努力,让所任教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纪律好,学生成绩稳中有升,被学生评为“我最喜欢的老师”,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同时荣获“北城办事处十佳教师”“首届牡丹区教坛精英”等荣誉,她就是牡丹区第五小学数学教师杨秋玲。

  说到杨秋玲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就要提一提她创造的“教育+”。所谓“教育+”,是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加上特别的激励、更多的关心、更细致的体贴,从而让她与学生心贴心。

  班规+红包奖励

  杨秋玲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更愿意遵守、乐于遵守带有奖励色彩的班规。”

  杨秋玲制订了一套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同时,她减少惩戒,建立激励制度。主动打扫卫生区,并保持卫生区干净整洁,奖一分;自习课遵守纪律,奖一分;拾金不昧,奖一分。对积分较多的学生,每周采取抽红包的形式进行奖励。“大转盘”“抽红包”“表扬信”等都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奖励方式。

  作为班里的值日班长,上官静仪每天除了打扫自己所在的卫生区之外,还带领学生把班里其他卫生区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学校评比中,班里的量化名列前茅。上官静仪来到教室,担任教师的小助手,除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之外,还主动维持纪律,带领班里的学生背诵课文。由于表现突出,上官静仪与其他10名学生获得抽红包的资格。班会课上,杨秋玲准备了中性笔、笔记本、苹果、棒棒糖等作为奖品,上官静仪抽中了笔记本,其他获奖学生依次上台抽红包,拿到心仪的奖品。

  遵守纪律也能抽红包、获奖励,学生们因此受到鼓舞,他们逐渐养成自觉遵守纪律、自觉学习的习惯。杨秋玲的班级卫生区一尘不染,晨读课书声琅琅,自习课鸦雀无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教学+托底保障

  杨秋玲把数学知识分成基础知识板块和能力提高板块,进而把数学学习转化为“通关游戏”“比拼游戏”,所有学生都乐于参与。学生一步一步巩固,一步一步提高,学得灵活,学得全面,学得扎实。除此之外,杨秋玲尤其关注班里特殊学生的成长。

  张睿转入杨秋玲的班级后,基础不好,上课跟不上节奏。学习《角的认识》一课,杨秋玲把整理归纳角的知识点,设计成“跳跳棋”游戏,让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带他玩,跳到哪个知识点,提问哪个知识点,张睿在游戏中掌握了所有知识点。杨秋玲把角的专项设计成“通关游戏”,让张睿反复训练,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能力。

  窦义先患有先天听力残疾,每天戴着助听器才能勉强听课。为了保证他的学习,整整五年杨秋玲一直把他安排在离自己最近的位置,每节课都确保他全部听懂才放心。同事们开玩笑说:“你对这个孩子比对自己的儿子还亲。”毕业那天,窦义先给杨秋玲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告白信。

  对于关注班里特殊学生成长,杨秋玲有自己朴素的理解,她称之为“托底保障法”。“后进生学好了,其他的学生自然学好了,还能促进整个班级的提高。”杨秋玲说。

  由于管理得当,教学得法,在学校考评中,杨秋玲连续名列前茅。其他教师向杨秋玲求教,她毫不吝啬,悉心传授。杨秋玲与数学教师孙秀花结成“师徒帮扶对子”,一有空就指导她授课技巧,研究怎样制作思维导图、制作导学案。在杨秋玲的指导下,学校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起来,多人获得“优质课”“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

  陪餐+水果分享

  杨秋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还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学校实行配餐制,杨秋玲与学生一起就餐,当起“陪餐妈妈”。

  卞蕴含的家离学校很近,但她却乐意在学校就餐,还主动担任班里的伙食委员,因为她愿意和杨秋玲在一起。放学后,杨秋玲带领卞蕴含和其他学生到楼下把保温箱抬进教室,组织学生排队、领取餐盘。等同学们开始吃饭后,卞蕴含才端着餐盘,偎依在杨秋玲身旁用餐。在这期间,杨秋玲为她讲营养知识,她向杨秋玲讲笑话,师生之间其乐融融。

  卞蕴含爱吃肉,不爱吃蔬菜,她的餐盘里总会剩下很多蔬菜,杨秋玲陪着她把蔬菜吃完。为了鼓励卞蕴含不挑食不剩饭,杨秋玲常常买来水果送给她吃。卞蕴含便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吃在口里,甜在心里。

  像发生在卞蕴含身上的故事,每个学生都经历过,杨秋玲用这种方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卞蕴含说:“世界上没有比杨老师更好的人了。”

  工作31年来,杨秋玲始终坚守一线,默默奉献,甘做蜡烛,点亮学生的梦想;甘做人梯,助推学生成长,诠释着党员教师的初心与担当。第五小学校长王克锋说:“杨秋玲用爱、用情、用心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初审编辑:李欣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