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好品丨单县“杠子”村:产品远销国内外 小木把撬动“大产业”

2024-04-02 17:45: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宁 谢丽 王晓兰

  大众网记者 张宁 通讯员 谢丽 王晓兰 单县报道

  锨把,又名“撬把”,俗称“把子”“杠子”,是铁锨、镐铲等工具上必备的木把手。菏泽市单县谢集镇郝庙村,家家户户生产木把手,因产量大、质量高、价格便宜而备受推崇,也被人称为“杠子”村。村里年产“杠子”7000万根,产品在销往全国24个省份的同时,还向哈萨克斯坦、朝鲜、缅甸、老挝等东欧和东南亚国家出口。其产业园区年产值接近4亿元,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0余万元。

  据了解,“杠子”的生产手艺始于清朝末年,肩挑的扁担是今天“杠子”的雏形。随着历史的变迁,扁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今天各式各样的木把手。一百多年来,“杠子”工艺发生了巨变,原来是两道工序,纯手工打磨;现在是十道工序,机械化生产。过去依靠锯子和刨子,将“杠子”一根根锻造出来;现在依靠截锯、带锯、多片锯、圆棒机、叉车、小圆盘锯、镟尖机、磨光机、上漆机等,高效率完成截断、刻板、刻条、镟圆、晾晒、截头、刨光、上漆等工序,通过流水线一条条生产出来。

  郝庙村有1000多人从事“杠子”生产及相关行业,人数占据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近一半是代代相传的手艺人。

  在郝庙村村民司宝库的“杠子”加工车间,电锯声震聋欲耳。只见工人将木板放在裁切机上一推一拉,经过反复几次推拉后,一块木板便裁切成了一根根方形木棍。“从我祖辈就开始做‘杠子’,现在这门手艺传到我这,也接上了祖辈留下的这门生计。现在和以往不同,加入了合作社,制作工艺也由手工升级为机械操作,产量提升了,‘杠子’不愁卖。”司宝库笑着说。

  前几年,郝庙村由于制作的产品产量低、销路窄,再加上各家各户“单打独斗”,无形中制约了“杠子”产业的发展。“以前制作‘杠子’以手工为主,产量低,质量还参差不齐。”郝庙村党支部书记包芳星告诉记者。为了推进“杠子”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郝庙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谢集镇郝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村50家企业和个体户自主加入了合作社。

  “成立合作社,大家‘抱团取暖’,改变了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既增强了产品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也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包芳星介绍,成立合作社最大的好处在于规模化、规范化经营。加入合作社的企业和个体户,统一购买原材料、统一生产、统一定价。经过合作社整合,郝庙村的“杠子”产业利润提升了近10%。

  “比如说,在原材料方面,由于需求量大,我们合作社直接跟国外公司合作,进口质高价格合适的红木,减少了中间差价,提升了利润空间。其次,在定价方面,合作社出面谈合作,‘杠子’的定价每根至少高出0.3元,一年能增收2000多万元。”包芳星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合作社还承担起为社员寻找客户、质量检测、安全评估、环保评估等职能,来解决社员发展中的问题。

  为了吸纳更多的群众参与“杠子”产业中,去年8月,在镇政府的支持下,郝庙村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了木材加工产业园,产业园内设置了173个生产车间,统一招工,为工人安排专业技能培训等,良好的产业环境吸引了在外个体户回流。

  “今年,产业园共吸引22家个体户回迁,他们已经在产业园备案,并交纳了保证金。”包芳星说,个体户进驻产业园后,纷纷改进生产工艺,引进现代化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投资大概在30万元左右,需要12到15名工人,每天可以生产8000根“杠子”。

  同时,郝庙村依托产业园,将木材加工产业的链条进行了延伸。“小‘杠子’撬动了大产业。通过加工,剩下的边脚料可以用来生产锤把、镰把、擀面杖、马扎等。二次加工后剩下的木屑,可以用作板材加工,同时还能够与纸业公司合作制成纸浆,晾晒成纸,再就是与种植基地合作,制成菌包。”包芳星说。

  20世纪90年代,村里的老手艺人开始走出去,向外输出自家手艺。短短20年,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份冒出了20多个规模可观的“杠子”生产基地。目前,全国“杠子”的年产量在3亿根左右,郝庙村年产7000万根,占据全国25%的市场份额,产品在销往全国24个省份的同时,还向哈萨克斯坦、朝鲜、缅甸、老挝等东欧和东南亚国家出口。产业园区年产值接近4亿元,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0余万元。

初审编辑:王文博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