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菏泽活力无限!

2024-06-25 17:10:1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佳

  大众网记者 王佳 菏泽报道

  2024上半年,菏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

  看城市“出圈”,从今年“花期”全国最大黑马城市,到上榜全国“网红城市”潜力榜50强,菏泽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从寂寂无闻到声名鹊起。

  看招商引资,菏泽积极“引进来”,招引企业入驻、现场签约,同时更加注重“走出去”,组织菏泽考察团前往长三角地区和河南商丘市“取经学习”。

  看产业创新,春节期间60万余盆催花牡丹从菏泽发往全国各地,实现全国96个主要城市“次日递”、170个城市“隔日递”。

  看特色培育,曹县的“拜年服+马面裙”组合在网络上火爆销售,今年1—4月份汉服网销额24.7亿元,其中马面裙占10.73亿元。

  看文旅发展,今年菏泽采取融合办会模式,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牡丹文旅盛会……

  城市有活力!自带“网红基因”的菏泽火爆出圈

  前不久,菏泽小伙郭有才凭借一首《诺言》火了,同时也带火了菏泽。

  这不是今年以来,菏泽第一次打响名气,提升城市知名度。

  时间往前回拨,1月28日,菏泽在广州举办了一场名为“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牡丹主题的推介会,吸引了全国媒体关注,一时成为网络热点。

  4月13日,据新京报发布的“网红城市”潜力榜50强中,菏泽上榜全国“网红城市”潜力榜50强。

  4月17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春日赏花数据,在全国十大热门赏花城市里,菏泽“赏花”订单量增长110倍,成今年“花期”最大黑马城市。

  五一假期,据朝闻天下报道,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对分布在各省份的3800多个商圈进行了分析,在商圈客流量日均增幅最大的十个城市当中,菏泽市的涨幅达到636%,排在第一位。假期期间,全市13家重点景区景点接待游客62.14万人次。

  ……

  虽然衡量和评价一座城市的知名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是一座城市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从寂寂无闻到声名鹊起,背后的付出远不止如此。

  如今的菏泽,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公园景点绿荫成蔽,人居环境越来越美,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一座宜业宜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加速崛起。

  可以说,浓厚的人文气息,优美的生活环境,日渐发达的交通设施及不断涌现的城市活力,这些都构成了菏泽市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经济有活力!菏泽不仅“引进来”,还在“走出去”

  大力招商已然成为当下城市提振信心、做强产业的一大抓手。招商的重要性被再度拔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推介已是“标配”,城市更是想方设法拼政策、推动“政策找企业”,不仅恨不得掏出“家底”,更要自己创造话题,不放过任何被企业“看见”的机会。

  1月3日,省工商联携手300多位知名企业家共聚菏泽,召开助力菏泽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举行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订合作项目18个,投资总额达189亿元,涵盖新能源、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

  2月19日,节后上班第二天,菏泽市委、市政府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新春第一会”——全市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动员全市上下锚定“后来居上”目标,坚定不移抓好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招商引资,持之以恒推进工业强市,为菏泽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强劲动力。从大会的典型发言中,我们能感受到菏泽攻坚之年再出发、后来居上的铿锵脚步。

  近年来,菏泽全力打造以生物医药、高端化工为引领的“231”现代化产业体系,10条重点产业链正在全面起势,储能等新质生产力产业崭露头角,“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须臾不可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闯劲时时激荡人心。

  上半年的菏泽,不仅强调“引进来”,积极招引企业入驻、现场签约,更加注重“走出去”,组织菏泽考察团入园区、进企业、下车间,在两个城市的深入交流中,进一步深化友谊、对接资源,为实现双方共赢找准“着力点”。

  2月26日,由市委书记张伦,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英率领的菏泽市党政代表团到达长三角地区。这一次,菏泽市党政代表团深入无锡市、苏州市、常州市、泰州市部分重点项目、企业先进经验,“取经”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开启“后来居上”新征程。这趟取经之旅,从路线布置到项目选择,无不彰显菏泽高水平开放的姿态,实现高质量招商引资的决心。

  6月12日,市委书记张伦率菏泽市考察团来到河南商丘市,围绕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协作发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考察交流。商丘与菏泽,是河南与山东的璀璨明珠,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两地携手,必将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当好豫鲁协同发展新典范,此行所见所闻所思,给人启迪,两地将在携手推动交通互联、产业共建、黄河战略、社会治理四个方面加强合作,向“新”图强,共赢发展。

  产业有活力!菏泽催花牡丹花开“云端”走俏市场

  近年来,菏泽催花牡丹销售数量逐年增加,花农们培育催花牡丹的积极性不断提升。除了线下销售,当地花农还借助互联网,将包括催花牡丹在内的牡丹产品销售渠道由实体转到线上,让菏泽牡丹插上“翅膀”,花开“云端”。

  目前,菏泽牡丹占世界牡丹种苗交易量的70%以上,占全国牡丹种苗出口量的80%以上,2024年春节有60万余盆催花牡丹作为年宵花从菏泽发往全国各地。

  鉴于春节前菏泽催花牡丹销售货单大增,邮政、顺丰等快递公司在全市牡丹种植大棚内配备了专职揽收员,提高发货效率。不仅如此,菏泽牡丹还有了特意定做的专用包装箱,内层为泡沫材质,可将盆植牡丹完全包裹,既能实现催花牡丹在箱内的位置固定,又能恒定催花牡丹所需要的环境温度,同时,外包装箱上印有“菏泽牡丹”“好客山东”等标识,增强菏泽催花牡丹的品牌传播力。

  为了缩短寄递时限,菏泽邮政特开通北京、淮安、郑州、南京(代运邮航范围)及山东省内等7条陆运鲜花专线,基本实现省内城区及城郊范围“次晨达”、乡镇区域“次日递”,全国96个主要城市“次日递”、170个城市“隔日递”。今年顺丰速运也打破了以往盆栽牡丹不能空运的壁垒,不止在寒冷的东北,在浩瀚的西北依然可以享受到牡丹配送服务,实现了偏远地区揽收后18个小时送达,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成都等城市可以次日抵达,东三省、新疆也可次日到达。

  催花牡丹市场的日益壮大,在带动种植大户发家致富的同时,也助力当地村民就业增收。初步统计,春节期间,当地从事催花牡丹相关服务的村民在1.5万人左右,技术类工人月工资超5000元,普通工人月增收3000元左右。

  电商有活力!“拜年服”走红网络,曹县汉服网销额24.7亿元

  全国每卖出两件汉服,就有一件来自这里。

  这里有汉服企业2473家,网店14416个,从业者近10万人。

  去年,这里汉服销售额72.15亿元。

  今年春节,曹县的“拜年服+马面裙”组合在网络上火爆销售。

  这里今年1—4月份汉服网销额24.7亿元,其中马面裙占10.73亿元。

  ……

  电商经济让农村产业触网远销,这也是曹县汉服交出的一份份“成绩单”。伴随国潮文化兴起和文旅市场升温,曹县汉服产业近年迎来井喷式发展,说起曹县汉服走红网络的契机,源于2020年初,为抗“疫”复工,全国很多县长为当地特产直播带货。时任曹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的梁惠民在直播间中穿上了汉服,向大家讲述不同时期汉服的样式,也介绍曹县汉服的特色及制作工艺。

  县长带货后没多久,2021年,一位博主在短视频平台上用山东方言口音喊出“山东菏泽曹县666我们勒宝贝”,引发网友争相效仿并调侃其为“宇宙中心”,与曹县有关的话题再次开始爆火。曹县因网红“土嗨”带来网络狂欢,更因汉服、出口日本的棺木等构成的雄厚家底让大家刮目相看。

  尤其今年春节期间,“2023年靠卖汉服年入70亿元”“曹县生产的汉服占全国汉服市场四成份额”“曹县卖了3亿的马面裙依然供不应求”“400名大学生回曹县小镇卖马面裙”等微博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曹县“拜年服+马面裙”的组合成为无数小姐姐们的“龙年战袍”。

  今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菏泽分团一行12人,到曹县围绕“曹县汉服产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进行为期5天的实践调研活动,记录曹县汉服产业的发展进程,调研汉服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调研期间,人大博士团在有爱云仓优徕青年社区开展了“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菏泽曹县汉服文化直播推介活动”,成员们身着各种形制的汉服,通过上身展示并讲解相应时期的服饰文化,为大家带来一场汉服展示的同时,也宣传了中国服饰传统文化,本次直播播放量达8.5万余次。

  借助电商平台优势,曹县汉服产业实现了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数字化升级。目前,全县有汉服企业2473家,网店14416个,从业者近10万人。今年1—4月,汉服网销额24.7亿元,其中马面裙占10.73亿元。

  文旅有活力!菏泽打造独具特色的牡丹文旅盛会

  近年来,菏泽市高度重视牡丹产业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原则,充分发挥牡丹节会影响力。今年菏泽市采取融合办会模式,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牡丹文旅盛会。

  6月7日,2024菏泽牡丹节会总结会召开。据了解,4月1日至5月15日,2024菏泽牡丹节会收获满满,赢得社会各界、线上线下广泛好评。节会期间,全市接待游客864万人、同比增长25.4%,曹州牡丹园单日游客最高时达到16.8万人,创历史新高;实现旅游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27.2%。

  今年, 菏泽市首次将世界牡丹大会与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一体举办,在江苏省常熟市、日本岛根县设分会场,开幕式相关报道当日点击量超过500万次。高质量举办牡丹国际传播论坛,启动保加利亚海外牡丹园建设项目、揭牌牡丹文化海外传播站马六甲站,推动牡丹文化在海外精彩绽放。面向全球举办“花开盛世”中国牡丹之都卓越贡献奖和牡丹奖项评选,有力地促进了牡丹文化、牡丹产业发展。

  不仅如此,菏泽市还充分整合市县文旅资源,策划推出“赏花游园”“曹州风情”“非遗温泉”等15条精品旅游线路及10条芍药赏花线路,掀起全域旅游热潮。牡丹节会期间,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人次达到638万,同比增长84%。

  今年以来,菏泽文旅市场活力四射,亮点频现;今年以来,为加大“引客入菏”力度,菏泽文旅持续做好资源推广工作。富集的旅游资源、优惠的旅游政策、丰富的文旅活动,涌动起菏泽文旅产业千帆竞发、异彩纷呈的滚滚热潮,彰显着文旅事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累累硕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