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微信:dzw5122000
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
ss1.jpg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彰...
1111111.jpg
8月底9月初的每个周里,菏泽的新闻发布会都在...
1011.jpg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为...
2_副本.jpg
菏泽市食药监局极力构建“社会共治”的食品...
菏泽大众网
首页 > 焦点图片 > 生活
西安天桥试点画黄线防止拥挤踩踏
2015-01-11 08:57:00 来源:光明网 作者:周沐辉
天桥、地下通道上为啥容易拥挤,除了人多之外,行走无序也是重要原因。昨日开始,西安市在小寨等4个天桥、地下通道试点画黄线及悬挂提醒标示牌,倡导市民分道而行,靠右行走。

西安天桥试点画黄线防止拥挤踩踏

  昨日下午2时许,西安小寨天桥,刚刚画的黄线和文字标识华商报记者 张杰 摄

  华商报讯(记者周沐辉)天桥、地下通道上为啥容易拥挤,除了人多之外,行走无序也是重要原因。昨日开始,西安市在小寨等4个天桥、地下通道试点画黄线及悬挂提醒标示牌,倡导市民分道而行,靠右行走。

  行走无序是天桥拥挤的重要原因

  道路上行驶、行走,大家都知道靠右走,可到了人行天桥、地下通道,人们却往往没有这样的意识。

  “我一般习惯靠右走,可到了天桥上,经常会迎面碰到反方向的行人,非常容易拥堵。”市民李贺杰说:“尤其是遇到迎面几个人并排走,天桥那么窄,都不好绕开。”

  “我走天桥无所谓左右,一般根据上桥时的位置向前走。”市民赵女士说,人少的时候还行,人多的时候天桥非常容易堵。

  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件后,西安市雁塔区政协委员、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政委李会贤认为,小寨天桥不仅人流量大,且都是台阶,市民上上下下缺乏引导,有些人沿着右侧走,有些人沿着左侧走,冲突点很多。

  专家认为,这类情况,除了人多之外,行走无序也是重要原因,如果能在地下通道等人流密集的地段加以引导,拥挤情况会有所缓解。

  三种方式提醒行人靠右走

  据了解,昨日开始,西安市市政部门在小寨、兴善寺、音乐学院等部分人流密集的人行天桥桥面、楼梯上施划了黄色的标线,倡导过往行人靠右走,防止拥挤踩踏。同时制作了一批“请自觉靠右行走,严禁坐卧滞留、避免拥挤踩踏”的温馨提示标牌,在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进行悬挂,提醒行人注意安全。在天桥的桥面,市政人员还刷上“行人靠右行”的白色字体,提醒行人有序行走。

  针对钟楼地下通道,市政部门也增加了一批警示标志,提醒行人注意公共安全。同时还制作了一批护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另外,市政部门还将进一步修订完善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应急预案,施行三级响应,在人流量过大时,将增派应急人员、疏散人流、增加巡查频次,确保行人安全出行。

  试行后看效果再采取措施

  昨日下午3时许,小寨人行天桥上人流量不大。

  “有这种黄线引导当然好,问题是,这类引导有多大的约束力?”市民罗先生说,“现在斑马线都要有专人盯着才能避免行人闯红灯,这种引导式的黄线还需要大家共同遵守。”

  据了解,目前西安的人行天桥由于建造时间不同等原因,桥面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人造石三种,市政部门试点的目的,一是看缓解拥挤效果;同时还要观察桥面材料,看黄线是否清晰、是否容易掉色以及颜色着附力是否合格。

  目前,西安市市政管辖的133座人行天桥,人流量较大的除了上述三座外,还有陕师大、外国语大学、政法大学、美院门前等几座天桥。市政管辖的10座人行通道中,除了钟楼通道外,竹笆市、南大街两个通道人流量也较大。

  据悉,市政部门将根据试点情况采取措施,让更多的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装有引导设施、标牌。

  想随时随地随手掌握更多菏泽资讯,请关注菏泽大众网公众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众网菏泽频道);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社区-菏泽论坛 http://hz.dzwww.com),或拨打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付娜
本文相关阅读


娱乐
社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菏泽新闻
重磅专题
新闻视频
大家在看
精彩推荐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