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微信:dzw5122000
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
ss2.jpg
“家乡美 菏泽颂”全市大中专院校“宪法知多...
1111111.jpg
8月底9月初的每个周里,菏泽的新闻发布会都在...
1011.jpg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为...
2_副本.jpg
菏泽市食药监局极力构建“社会共治”的食品...
菏泽大众网
首页 > 房产家居频道 > 楼市中国
人民日报回应“楼市调控失去定力”:该出手时就出手
2015-04-01 09:1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3月最后一周,楼市调控新政密集出台。其实,楼市调控的目标不是打压房地产,而是避免楼市大起大落对房地产业乃至宏观经济造成破坏性冲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度,面对楼市高烧的情况,出现了一些应急式、行政化、“一刀切”的调控手段,在抑制了房价过快上涨的同时,也抑制了部分改善性购房需求。

  3月最后一周,楼市调控新政密集出台。调整供地节奏与结构、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调低至40%、个人购买2年以上的普通住宅对外销售免征营业税……这套覆盖土地、信贷、税收的楼市调控“组合拳”引发热议,人们普遍对楼市新政充满期待。当然,也存在一些疑惑。有人就问:楼市调控失去定力了吗?这会不会是新一轮强刺激?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楼市调控有定力,并非不作为,而是坚定目标,不轻易出手,但该出手时就出手,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决不犹疑。过去十年,楼市调控多是基于房价单边过快上涨出台的从严政策,以致不少人误认为只有“禁止”“限制”才是调控。其实,楼市调控的目标不是打压房地产,而是避免楼市大起大落对房地产业乃至宏观经济造成破坏性冲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从市场走势看,去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深度调整,从过去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总体偏紧,进入了总体趋于平衡、局部地区过剩的状态,转向了减速换挡的新阶段,区域分化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常态。从市场需求看,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还有巨大空间。虽然去年9月30日已对房贷政策进行了调整,但鉴于二套房首付比例过高,依然限制了改善性需求的释放。及时调整限制性政策,防止楼市过快下行引发经济震荡,也是符合市场规律、满足民生需求的谋定后动、顺势而为。

  楼市调控要出手,当然不能乱出手,从哪儿出手,向何处着力,最终还得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市场规律办事,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一度,面对楼市高烧的情况,出现了一些应急式、行政化、“一刀切”的调控手段,在抑制了房价过快上涨的同时,也抑制了部分改善性购房需求。小康家庭添丁加薪,自然想住得宽敞些。市场有供给,如果信贷、税收政策再给点力,就不用望房兴叹。如今,楼市“组合拳”一出,缓解了普通家庭购买改善性住房的购房压力。在北京,一套市场价300万元的3年龄普通住房,根据新政策,对外销售时将全部免掉十几万元营业税;在上海,初步测算,一套普通住宅交易可减少税费在13万元至25万元之间。减免税费,释放购房需求,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市场信心也将进一步提振,这样的定向调控、精准发力,其积极作用会逐步显现出来。

  楼市调控要出手,除了准,还得稳,把握好力度与节奏。去年以来,人们最担心的不是房价继续下跌,而是调控重踩“大油门”,让曾经超负荷磨损的赛车重新提速,错过了检修保养的机遇,丢了后劲,甚至增加新的风险。现在看来,楼市新政强调的是让市场回归正常化,注重因地因城施策,既激发市场活力,又没有一放了之,这套“组合拳”力度适中,跳出了“强刺激”的窠臼。

  不过,调控并非包治楼市问题的万能药,更不是实现住有所居的惟一依靠。构建稳定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给不同人群提供解决住房问题的最佳渠道,破解住房市场供给结构的错位与缺位,才能从根本上化解楼市运行风险,稳定公众预期,实现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想随时随地随手掌握更多菏泽资讯,请关注菏泽大众网公众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众网菏泽频道);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社区-菏泽论坛 http://hz.dzwww.com),或拨打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杜心怡
本文相关阅读


娱乐
社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菏泽新闻
重磅专题
新闻视频
大家在看
精彩推荐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