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20万亩玉米患“侏儒症”
春播玉米生育期与灰飞虱传毒期吻合是主因
来源:齐鲁晚报 日期:2007-7-14 作者:黄体军 景佳
本报菏泽7月13日讯 菏泽20万亩玉米发生“粗缩病”。今天上午,菏泽市农业局植保站副站长郝伟告诉记者,发生“粗缩病”的原因已经查明,主要在于受暖冬影响,传毒介体灰飞虱大量增多,播种的玉米生育期又与灰飞虱传毒期出现了吻合。而农民反映强烈的玉米品种差异问题并非是主要原因。
据了解,今年该市约有20万亩玉米发生了“粗缩病”,这种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传毒介体是灰飞虱,得病植株茎节缩短变粗,叶片深绿色,紧凑、变宽、短脆。发病早的不抽穗,发病晚的雄、雌穗抽出,但扭曲畸形,雌穗小,甚至不结穗。
郝伟介绍说,今年是菏泽玉米“粗缩病”历年来发生最重的一年。由于今年该市春玉米的播种期拉得很长,凡是5月中旬播种的春玉米,其易感病的生育期(苗期到7叶期)恰逢灰飞虱传毒高峰期。对于农民询问最多的玉米品种差异是否造成“粗缩病”抗性差异问题,郝伟给予了明确的解释:玉米品种对这种病的抗性不是最主要原因,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对粗缩病产生高抗性的品种。
目前,针对这一病情,菏泽市农业部门相关专家已经给出了药剂防治等补救措施。对于发病地块,喷洒病毒抑制剂,可选用1.5%植病灵800倍液,或20%病毒宁1000倍液,加入0.2%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合后喷施,对玉米粗缩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专家建议,今后应调整玉米播种期,适时晚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