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感动于无数文人墨客赞美母亲,歌颂母亲的文字。我也一直想用自己的笔触写写我的母亲,却迟迟未能动笔,总感到自己的语言太苍白,太无力,似乎无法把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属于自己的这份至善之纯的母爱,用简单平实的话语描绘出来。今天,我在桌前静静地记下一些零言碎语,希望藉此来表达对我娘的热爱之情。
娘的爱源于她的唠叨,小时候,一听到娘的唠叨我就极其的不耐烦,有时还大吵一番。不明白去小学短短的路途为什么那么多的注意,不明白吃饱了还要让喝口汤,不明白不困还要逼着睡午觉,不明白在学校不与同学打架还要让人三分,太多的不明白?总以为在没有比你更无聊的了。今天,不知怎地我倒是特别爱听娘的唠叨,即便是一些不找边际的家长里短。
双休回家,又免不了娘那为我操心的唠叨,可如今娘的唠叨,细细品味,却像心灵的安慰,爱的投入,爱的无私、奉献。娘的唠叨在我仕途得意时是善意的提醒,在我失意时是激励我勇往直前。娘的唠叨又如一盆凉水,让我清静下来;娘的唠叨又像一把扫帚把我心灵的灰尘无情的扫去;娘的唠叨如同竹筒倒豆,直来直去,不去拐弯抹角;娘的唠叨又像入秋后的雷阵雨,说来叫来,说去就去;娘的唠叨又如钢珠触地有声;娘的唠叨又如锣鼓声,让我常常感觉语音缭绕。我想假如没有娘的唠叨,我的日子是那样平淡枯燥。
娘,您还还记得那年的那一天么,您说到村边的大堤上拣柴,我总想开口帮您,可想到那刺骨的寒风,心却早已不耐烦的溜开,一个人愤愤倚在树旁。看着您那单薄瘦弱的身体浸没在寒风里,懒惰的恶魔吞噬了我的良心,没有一毫的痛心,您却不忍心的要我帮忙,您用那一头系着镰刀的绳子一次次的投在树木的枯枝上,用尽全身的力气拉着。风也恼怒地拍落着残枝,麻雀也发出几声的啼叫,鸣吁着心里的不平,而我却依旧傻傻的在一旁发呆,迷迷糊糊的跟着你回到家。放下木柴您就迫不及待的做起饭来,一会儿,您就端着碗小心的放在饭桌上,还不停的向我碗里夹菜,我说够了,您才停下递过来的筷子。我吃着娘的饭,是种深深地苦涩,是种说不出的痛。不经意间,才有瞧见您那憔悴的脸庞,岁月蹉跎了你的容颜,无情的地在您脸上挥霍示威它的巫术。娘您知道吗,那一刻我哭了,凄然的悔恨让我感到手无举措,只希望娘原谅孩儿的无知。可那一刻我没有听到您的唠叨。
或许,娘的唠叨说到底是一种倾诉,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爱的表达,一种饱含深情的爱,只不过这种爱的方式比较特别,不同一般而已。
或许,娘的唠叨讲几天都讲不完,娘想把她所有的心里话说给我听,因为他爱自己的儿子,信任他的儿子。娘的每一句唠叨都很朴实,每一句唠叨也是那么的动听。
在娘的唠叨声中,饱含着娘对我的期望,在娘的唠叨声中,充满了身为长辈对晚辈,更是对骨肉的关怀,一种爱护。而这些唠叨声,如同一艘帆船,一群导航员一样,指引我走向光明大道,在这光明大道中,又满载着一种亲情,一种父母才能给孩子的深情的爱!
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娘的唠叨太多而讨厌娘,离家出走离开了唠叨的娘。其实我们都明白,娘对我们的爱没有因为长大了而减少半分,只是娘更能感受到社会竞争力,而这唠叨声不正是娘在为我们担心,对我们一种委婉的提醒吗?
是啊,当我们在竭力指责娘的唠叨太多了的时候,如果能用成熟一点的心态去看他们,知道他们是爱我们才这样做的;当我们为了让娘的唠叨声少一点而高呼“理解万岁”的时候,是否也应换个角度,为了让自己成才而高呼一声“理解万岁”呢?
丝丝白发儿女债,道道深纹岁月痕,娘为我压了一生的岁月,这一生的债孩儿一辈子也还不清。如今,告别家乡,踏上了工作岗位,孩儿心里会永远记住您的唠叨。
“娘的唠叨永远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