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O九年五月十日,农历四月十六日,下午两点多种,爷爷走过了属于他自己的八十八个春秋,撇下了我们老老少少一大家子几十口人,撒手走了。
爷爷走了,走在一个非常的日子——我三弟新婚大喜的日子,走在婚宴的酒桌上。生平好啜两口小酒的爷爷,即使走,也要等到吃饱喝足之后。
爷爷走了,走得是那么的匆忙,突然地就从酒桌上晕倒在地,紧接着就没有了心跳,没有了呼吸。就连同桌的人都没有跟他说上一句话,更别说闻讯急忙赶到的亲人。
爷爷走了,走得那么平静,那么安详,那么从容,脸上没有一点痛苦表情。却给一大家子亲人,留下了无尽的哀思。
直到今天,我还觉着爷爷并没有走,他仍然就在我们身边某个地方,用那慈祥的目光,怜爱地看着我们。爷爷生前的一幕幕,清晰地在脑海里涌现。
印象最深的是他经常谆谆教导我、嘱托我好好学习,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说,打他记事时起,我们老李家就没有出过一个吃商品粮的,勉励我争口气跳出农门,成为一个为国家做事的公家人。每当我学习想偷懒时,我的耳边就响起他老人家的叮咛,眼前就浮现出他那殷切的目光,从而增添了奋进的力量。让爷爷欣慰的是,我没有辜负他的厚望,最终学有所成,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检察官,在一个县检察院工作。从踏上检察院门槛的那天起,我就成为老人家的骄傲,成为他口中常常念道、与人常常说道的话题。爷爷,我的成功就是您的成功,就是您的自豪!
爷爷经常用他朴实的话语,教育我做一个好官、清官。他没有文化,就用他在戏文里听到的清官、赃官的故事熏陶我、鞭策我,让我不能忘记根本,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祖祖辈辈都是土里刨食的庄稼人,一定要为老百姓多做事,做好事。他常说,穷,咱不怕,一定不能做贪赃枉法的官,让人背后戳脊梁骨,我不想跟着你挨骂!可以告慰您老人家的是,我一直秉承您的教诲,在物欲横流、不少人道德滑坡甚至沦丧的世风中,毅然坚守着善良正直的品行,保持着从您那承袭而来的勤奋,为老百姓做过一些实事、好事;一直保持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硬骨头,坚守着党纪国法防线,固守着穷日子、穷事光,我没有给您挣骂,让您及全家人人前人后都能堂堂正正地挺起胸膛!
爷爷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整天起早贪黑,忙碌在田间地头,似乎从没有听他说过累。他经历了人拉牛耕到如今机械化耕作的变迁,见证着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漫长历程。也许正是日久天长的勤奋劳作,练就了他健朗的身体。爷爷是那种心态平和的人,不攀不比,不卑不亢,遇事不急不躁,不慌不忙,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又是很宽容的人,压根没听见他抱怨过什么,牢骚过什么,没见过他跟任何一个人红过脸、拌过嘴,更别说是跟自家人。奶奶有时唠叨他嘟囔他,他总是不愠不火,平静如水地静听,不时憨憨地笑一笑。他也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无论是以前的穷日子,还是今天衣食无忧的好时光,他脸上始终挂着知足的微笑,只要有口酒喝,不拘孬好都行,从来不计较吃穿。我想,正是一副好身体加上一腔好性情,使他得享高寿。爷爷,您是我们全家的精神支柱和靠山,我们一定会用心学习您的品格和精神,并将其代代传承!
爷爷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他的浓浓深情更多地流露在行动上。他和奶奶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六十年,宁可自己多流几把汗,也不舍得让裹着小脚的奶奶下地干活,只让她做一些轻省的家务活;他每次去赶会,尽管自己舍不得,总忘不了给奶奶捎上点水煎包之类的吃食,奶奶让他吃,他总说他吃罢了;近一年多来,奶奶丧失了视力,爷爷更是对她关爱有加,总是亲自帮奶奶穿衣脱衣,端饭送水,俨然是父母在照料他们的幼儿,那么细心和周到。他的心里面装着全家人,谁外出了,他牵挂着,隔三差五地问询;谁有病了,他惦记着,总要送点好吃的;谁家农活忙了,他看在眼里,抽空就过去帮帮忙;我在省城读中专的那两年,他更是牵念我吃的怎样穿的怎样,经常跑我家问我来信了没有,若有,就赶忙让人念给他听,我每次放假回家,爷爷少不了将父亲、叔叔和我们几个孙儿召集一起,爷几个坐在一起,喝上几盅,问我功课学得怎样,听我讲外面的世界,热热呵呵拉拉家常。爷爷,您自己生活得很朴素很简单,您对全家人的爱却很实在,很温暖!
也许,您最放心不下的,是失明的奶奶。放心吧,爷爷,我们全家一定会照顾好她的。安息吧,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