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号是国际警察日,今年的这一天下午,一个善良、质朴的生命_——胡恩涛老师——停止了呼吸,同事们少了一个古道热肠、相携相助的老大哥,学生们再也难觅一个循循善诱、如父似兄的长者,家人无法依靠高大温暖、遮风挡雨的港湾……
“胡老师走了!”大家怀着无比沉痛而又难以置信的心情自发地奔走相告,越聚越多地赶赴位于龙湖岸边的珍珠小区,哀乐、花圈、灵棚、孝服,这些平日里司空见惯的东西,一下子变的痛彻心肺,残酷地打碎了大家心头仅存的一点点侥幸心理——胡老师可能还活着!
蓦然回首,师恩涛涛,让人怎能忘怀?!时光如白驹过隙,往事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十八年前,盲目自信的我,在黄泥山脚下、东站附近的蚌埠市第十七中学,匆匆读完高中参加考试,第一次面对失利名落孙山后,经历了一段难以忘怀的日子,重返校园,有幸与我们和蔼可亲的胡老师初识。
花白的平头,高大的身材,满脸的微笑,忘不了镜片后闪烁睿智的眼睛,时刻在提醒大家好好学习、尽力学习,不要辜负家长与亲人的期盼(当然也包括他本人的殷切关注。),平日里对大家一丝不苟地教导外,一方面把语文学习资料连送带买地为个别家庭情况特殊或者学习表现突出的学生慷慨解囊,不让个别人因家庭原因掉队,同时不忘鼓励先进,让他(或者她)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带领大家齐头并进整体提升;另一方面还千方百计甚至受尽白眼依旧不改初衷地找来一些过期的老报纸与旧杂志给大家传阅,并自我解嘲:“没看过的都是新的,毕竟开卷有益(使我永志难忘,并喜欢上阅读与涂写。),放在那里他们也是当垃圾扔掉,不如我们来个废物二次利用!”借此一步一步来提高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希望在考场上大家能够尽量多得分、得高分,考上理想的高等院校,为以后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贯视生如子的胡老师,不仅在学习上耐心引导学生,在经济上帮助大家,最为重要的是在心理上理解大伙,有的放矢设身处地地分析、告戒我们,如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的考验与人生的挑战,一定要面对现实,无法逃避,切忌好高务远。我们的学校只是一般的普通高中,命中注定,继续深造的只有少部分幸运儿,他们今天多努力一点,明天的选择机会就会多一些,生活也可能更好;绝大多数的同学们会提前走出校门,有的进工厂,有的做农民,一部分聪明能干并且能够抓住机遇的人,也许走进商海成为弄潮儿,生活对得起每一个热爱它的人,经过大浪淘沙,笑到最后的人也许笑的最甜,无论做什么,怎么做,做强者还是懦夫,大家都要心态平衡,耐心面对,记住:忍耐与等待是无坚不摧的!他老人家甚至还对于我们小年轻没来及考虑的婚姻大事也给予交代:尽量选择门当户对,虽然有人认为这是封建思想,可地位悬殊太大,或者生活环境不同,会导致很多矛盾且很难调和,容易给今后的生活蒙上阴影,倒不如驾轻就熟、门当户对来的实际、稳定。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尽管胡老师他老人家走了,相信在我们的心中,他将永远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