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中,只有“妈妈”这个词语的发音是完全一样的。
我想,也许这就是人类对母亲和爱的默契呼唤吧,再伟大强悍的人物,喊上一声“妈妈”,都会顿时变的像个小羊羔一样楚楚可怜。
在南京求学已经三年了。虽说是南方,这里的冬天也是冷的厉害。
傍晚时候,我在外面回来,看见学校传达室的告示牌上有我的名字,说是一个包裹。把大大的包裹拿回宿舍,拆开一看,是一床被胎,一条厚毛裤,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有几个字:儿子,早点回家过年,妈妈想你。
在那个时刻,内心中好象被某种东西击中,顿时让我愧疚难当,怅然若失。我想起来了,妈妈上个月特意多寄来五百块钱,叮嘱我买床被胎,再买些御寒的衣物,南京的气候太过阴冷。我却没有挂在心上,随便把那些钱花掉了。然而,妈妈还是始终惦念着我,干脆直接把衣物寄过来,以防他粗心大意的儿子不把她的话当回事。妈妈一直在挂念着我,而我却曾几何时真正的在内心中挂念过她,挂念过这个远在千里北国日夜眺望南方的两鬓已白的女人。
在我小学的时候,我曾在妈妈过生日的时候,给她写过一首小诗。
妈妈,你是一个天使
你有漂亮的衣服和
洁白的翅膀
妈妈,你的翅膀下面
有我的温暖
我喜欢躲在里面
躲在里面
看书,画画,睡大觉
已经过去十几年的时间了,这首诗我之所以一字不差的记得,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记忆力超群,而是因为在一次无意中,发现了妈妈的一个笔记本。你无法想象,那个厚厚的笔记本里面,竟然一笔一划密密麻麻的记载着我从小到大的成长轨迹。
我的第一次说话,第一次摔跟头,第一次发小脾气,第一次为一只玩具哭鼻子,第一次为妈妈写了一首小诗......那个笔记本里,妈妈甚至把我上大学后,发给她有数的那些短消息都抄了下来。
闭上眼睛,在我的头脑里,那就犹如一部温情的影片,缓缓在我眼前流淌而过,我看见了妈妈认真仔细的在那个笔记本上写着什么,时而抬起头来,好象回忆起了什么,静静的微笑;我又看见妈妈在厨房里开心的忙碌着,过年了,她要准备好我爱吃的枣饽饽和香椿饼,她知道南方没有这些东西。
在妈妈的世界里,我永远都是她的小儿子,不管我到了多大岁数,我想妈妈都会叫着我的小名,抚摩着我的头,微笑的注视着我,直到把一大碗红烧肉吃到肚子里去。然而,我又是一个男子汉,我长大了,不想让她担心,我不能随便说些脆弱的话告诉妈妈,即使我很想她。
昆德拉当年写下“生活在别处”的时候,他流浪异乡,孤立无援,心境极其凄凉,我想那个时候的他,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自己的母亲。
妈妈,你知道吗,在每个子女的心里,你都永远是我们最柔软的乡愁和忧伤。
过年了,就要回家了,一想到这些我就感觉温暖。我在南京雨花台买了一大捧真正的雨花石,我要送给妈妈,在我不在的日子,希望妈妈看见这些漂亮的石头就像看到我一样,因为我的小名就叫石头。这个名字是妈妈给起的,她说希望我像石头一样坚硬和顽强。
妈妈,你的石头他想你。
妈妈,我有好多话要对你讲,说这里的人,这里的事,我知道你每次都倾听的那么高兴。妈妈,儿子马上就回家了。
妈妈,让我们一起穿红袄,贴对联,过一个喜气洋洋的团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