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志愿者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志愿者在给学生上课
三源农庄送来了蔬菜水果
大众网菏泽7月17日讯(通讯员 张忠法 记者 钟博陵)7月16日,菏泽学院刚放假,顶着炎炎烈日,菏泽学院文学与传播系师生、菏泽学院阳光Smile志愿者协会、一米阳光志愿者服务大队一行就来到牡丹区黄堽镇永丰学校,菏泽学院文学与传播系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阳光Smile志愿者协会同时开展“留守不孤单,阳光在行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一米阳光志愿者服务大队代表刘云为孩子们带来书包、跳绳等文体用具,菏泽三源农庄代表方铭送来了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蔬菜15箱。
与孩子们快乐地学习
“刚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以为不是真的,学校的条件不是特别好,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很高,热点没什么。”志愿者刘洋说。活动启动仪式刚结束,志愿者们就投入到志愿服务的工作中。
永丰学校张海凤老师告诉记者,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孩子的爷爷奶奶文化水平不高,他们享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她边说边将志愿者送来的文体用品分发给家庭困难的学生。
志愿者分为普通话组、书法组、美术组和音乐组,每个组都有各自负责的班级与学生。通过讲故事、讲笑话等方式,志愿者很快进入角色,与孩子们成为朋友。“面包用英语怎么写?”高秉祯分到了三年级的学生,刚跟记者说了两句,擦了擦脸上的汗,她又继续给孩子们上课。为了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她反复给孩子们读和写,让孩子们多读多背,孩子们没有书,她就在黑板上写,每一个词句都写的特别认真,“不能让小学生笑话我们啊!”她笑着说。“刚开始孩子们特别乱,我们根本控制不住,只好请老师们帮忙,老师们教了我们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学生的技巧。”志愿者李倩倩说。“老师很漂亮,教的也很好,要是经常来就好了!”三年级的邓兴增说。
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
在选定活动地点时,文学与传播系师生选择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使活动更具针对性与务实性。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活动锻炼学生,让同学们有更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经历。
据校长刘斌介绍,学校学生均来自农村,8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还有一定数量的儿童来自单亲家庭。“一放学,全是大爷大妈来接孩子的”,他说。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一米阳光志愿者服务大队的刘云专门为孩子们送来书包、文具袋、跳绳等文体用具。文学与传播系2014届毕业生方铭也来到学校,专门给孩子们送来了15箱蔬菜。
他今年刚毕业,并创立了专业从事绿色蔬菜种植和销售的公司——三源农庄。在校期间,方铭是阳光Smile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也一直关注着留守儿童,毕业后的他并没有忘记那些孩子,他在空间里发了和孩子们一起的照片,朋友评论说:“工作了还关注他们,不错!”他也表示,奉献爱心没有期限,他不会放弃自己的坚持。六年级的王乐说:“谢谢哥哥姐姐,我一定好好学习,和哥哥姐姐一样多向社会奉献爱心。”
奉献并收获着
“在教孩子们的同时,我也学到了不少,本身我的英语就不好,我必须课下好好补习才能教他们。”高秉桢说告诉记者,一方面自己巩固了知识,还学习到新知识,还为自己大三上学期的支教打下基础。“非常值得,教他们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志愿者杨文华说。
“自己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此次活动正好能将自己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中,也提高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李倩倩说。连续三天的时间,他们将一直在学校进行支教,给孩子们普及知识,并与孩子们进行心理交流。在交流中,志愿者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针对孩子在学科方面的弱势进行集中式辅导。
一身鲜红的衣服,一支年轻的志愿者队伍,也将成为孩子们心中最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