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老人病情急剧加重 牡丹人民医院在无射线引导下完成关键手术

2025-04-11 14:2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文文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菏泽报道

  近日,在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场与死神的较量紧张上演。一位家住曹县的83岁高龄患者胡大爷,因近1月来反复寒战高热,于4月2日入住牡丹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入院后3小时左右,患者突然病情急剧恶化加重,危急时刻,消化内科及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凭借精湛医术和果断决策,救治及时得当,使患者转危为安,而其中在无射线引导下ICU床旁完成的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是成为此次救治成功的关键。

  据患者胡大爷的家属透露:“老人就诊牡丹人民医院前,已经反复发热1个多月,很多次发热时体温最高可达42°C,在当地也就诊过多家医院并且也曾住院治疗,但其间均未能明确发热病因。” 长期的病痛折磨,让胡大爷的身体每况愈下,4月2日,为寻求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家属带着胡大爷来到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并被收入消化内科二病区病房。

  入院当日15时左右,患者再次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持续居高不下,应用退热药物后体温不降,紧接着出现血压下降,短时间内出现意识丧失。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郭广安初步判断,胡大爷极有可能是胆总管结石并发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及感染性休克。如此严重的病情,对于一位高龄老人来说,无疑是极度危险的,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死亡率非常高。

  时间就是生命,立即启动紧急救治方案。胡老先生被紧急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同时迅速完成急诊CT检查。检查结果印证了郭广安的判断——胆总管结石并发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及感染性休克,提示重症胆管炎的Reynolds五联征均已出现,患者诊断明确并且病情极度凶险,必须尽早解除胆道梗阻、通畅胆道引流,才有可能拯救患者生命。

  建议急诊ERCP治疗,争取最短时间内解除胆道梗阻,但ERCP手术需在介入导管室完成,若将患者转运至导管室手术需要面临极高的转运风险,并且也会延长术前准备时间,为了降低转运风险及缩短术前准备时间,郭广安决定采取一个更大胆的手术方式——ICU床旁无射线引导的内镜直视下鼻胆管引流术。经过与家属充分沟通及确定治疗方案后,迅速将内镜设备推至ICU患者床旁,ICU医护团队为患者实施镇静镇痛后,郭广安在护士长王亚娟协助下,借助十二指肠镜用时数分钟完成了床旁无射线引导下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看到脓性胆汁顺利引流出体外,大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也预示着解除胆道梗阻后患者病情大概率能稳定下来。

  据郭广安介绍,无射线引导下,ERCP相关操作难度更大,不确定因素更多,完成此类操作必须有过硬的内镜及ERCP操作技术作为基础,日常工作中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采用这种手术方式救治患者,但该患者病情危重转运风险太高,为了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转运风险,才采取了这种治疗方式。

  当晚,胡大爷逐渐恢复了意识,生命体征也趋于稳定,脱离了生命危险。4月3日将患者由ICU转入了普通病房,4月7日郭广安于介入导管室用时约20分钟为胡大爷实施了内镜下胆管结石取石手术,去除了病因,术后恢复良好,于4月9日顺利出院。

  此次救治过程,充分彰显了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强大力量。从接诊后的快速诊断,到治疗过程中的果断决策,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在面对病情复杂、危重及高龄的患者时,医护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创新的救治手段为患者赢得了生机。这不仅彰显了医者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更是诠释了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

  在采访中,郭广安感慨地说:“每一位患者我们都会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尤其是像胡大爷这样的高龄高危患者,他们的身体更为脆弱,病情发展更快,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来提高诊断和治疗技术水平,优化救治流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救治患者,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今后,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将继续秉持救死扶伤的理念,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更积极的人文关怀,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初审编辑:刘松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