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健康卫生 > 心灵家园

冬换季警惕急性鼻炎 切忌不医而药

2013-11-04 19:14:00 作者:杨蔚然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冬换季警惕急性鼻炎 切忌不医而药  指导专家 长沙市中心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鼻炎、咽炎反复发作时,鼻腔内细菌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腔形成化脓性中耳炎、导致传音障碍。
    原标题:冬换季警惕急性鼻炎 切忌不医而药

      指导专家 长沙市中心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周 芳 主任、主任医师

      近期气温越来越低,感冒病人骤增。因感冒引起或因天气变化导致的鼻炎、鼻窦炎患者也急剧增加。

      鼻病不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发作,都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药店宣称有治疗此病的药物,不少患者也爱自行购买,由于不了解疾病发病特点,常误诊误治,导致疾病迁延不愈。专家提醒,切忌不医而药。

      秋冬换季莫忽视急性鼻炎

      黄先生是销售员,一周前感冒了,到现在还伴有鼻腔发痒、流鼻涕、说话鼻音重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工作,无奈之下他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医生诊断,他是由于感冒而引起了急性鼻炎。

      秋冬转换时节,由于早晚温差大,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忽冷忽热的天气造成鼻腔不适应,鼻腔内组织生理性充血,时间太长或过重,都会造成病理性鼻炎。据了解,多数急性鼻炎都由感冒引起,症状与感冒极其相似,但是不能当感冒治。周芳指出,感冒大多数会在一个星期之内康复,如果感冒时间超过一个星期,且伴有发烧症状,就很有可能是急性鼻炎,如果时间超过了3个月,就会转变成慢性鼻炎,治疗起来难度更大。

      周芳提醒广大患者,防治鼻炎,首先可日常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防止干燥性鼻炎,或减轻发病症状;另外,由于天气变化无常,要及时添加衣物;大量饮酒会增加感冒发病率,所以要尽量少饮酒。

      过敏性鼻炎影响儿童学习

      小明明最近早晨起来老是打喷嚏,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鼻塞的同时伴有流清水样鼻涕,晚上睡不好觉,以为是感冒,吃了些感冒药无效,妈妈带小明明到儿科门诊看病,被诊断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鼻炎中最常见的类型。近十年来患病率明显增加,大约影响到全球10%~25%的人群,尤其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其患病率更高。我国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近年来也显著增加,可能与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等有关。

      周芳表示,“该病尽管不会危及生命,但会影响生活质量,儿童会因此影响学习成绩,严重者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甚至影响到颌面部发育。因而正确诊断、有效的治疗措施及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过敏性鼻炎分两类:持续性过敏性鼻炎和间歇性过敏性鼻炎。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由常年性致敏物,如室内灰尘、动物皮毛、螨虫、真菌等引起,一年内任何季节都可发病。间歇性过敏性鼻炎由植物花粉致敏原引起,人吸入后引起过敏而发病。但并非所有人都会患过敏性鼻炎,只有过敏体质者接触了致敏原后才发病。

      鼻炎、鼻窦炎切忌不医而药

      大多数人对于鼻窦炎并不陌生,很多药店也宣称有治疗鼻窦炎的药物,而不少患者爱自己购买药自行治疗,但由于不了解鼻窦炎的发病特点,常误诊误治,导致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慢性鼻窦炎反复急性发作等。

      目前,持续时间在12周内的鼻窦炎被定义为急性鼻窦炎;病程超过12周,称为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的症状主要包括鼻塞、流鼻涕、嗅觉减退,有时会伴有头面部疼痛。由于症状持续时间长,会引起睡眠欠佳和疲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

      临床症状在诊断中占重要地位,当患者突然出现鼻塞、流清鼻涕和打喷嚏时,常会认为是患了感冒,这时要注意鉴别是否患过敏性鼻炎。周芳称,感冒症状一般持续7~10天,如果超过10天还有反复发作的鼻塞、流清鼻涕和打喷嚏状,要看这些症状是不是经常在早晨出现,或是接触灰尘或花开的季节发生。如果黏脓性鼻分泌物和鼻塞症状超过3个月,要考虑慢性鼻窦炎的可能。

      周芳强调,“单凭症状不能明确区分时,切忌不医而药,建议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专科门诊做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相关链接

      鼻炎、咽炎会引起听力减退

      各类鼻炎、咽炎及扁桃体炎的患者,由于鼻咽部炎性渗出,分泌物增加,黏膜肿胀,使咽鼓管发生堵塞不能正常开放。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腔,中耳腔内的气体逐渐被黏膜吸收而形成负压,引起鼓膜内陷且发生病理变化。黏膜充血、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鼓室内出现漏出液形成中耳积液,影响传音系统的正常传导,从而导致听力减退。

      鼻炎、咽炎反复发作时,鼻腔内细菌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腔形成化脓性中耳炎、导致传音障碍。对小儿来说,由于咽鼓管尚处于发育阶段,较成人短、平、宽,咽口位置也相对较低,因此易患中耳炎。

      防治应做到积极治疗各种鼻和咽部疾病。预防感冒、增强体质。鼻炎、咽炎发作时切忌捏鼻鼓气擤鼻涕,亦不宜两侧同时进行,以免细菌侵入中耳腔。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谈慧 汤雪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3-11/04/c_125648885.htm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晋伟雄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