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焦点新闻

北京出租车调价前将听证 提前4小时叫车99%成功

2013-04-13 16:55:00 作者:陈琳  来源:北京晨报
近期,北京将出台一揽子的出租车综合改革措施,解决打车难。出租车业将建退出机制  刘小明表示,交通部门将加强对出租企业和司机的监管:对拒载、绕路、砍价的出租车司机说“NO”,对出租汽车以包代管说“NO”,发现问题一律处罚。

      近期,北京将出台一揽子的出租车综合改革措施,解决打车难。昨天,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做客城市管理广播时透露,除了调整出租车租价,还会改单班为双班,增加司机运行时间。此外,推广电话预约+候客服务形式,统一预约接入号码。乘客如提前4个小时预约,承诺成功率达99%。

      调价前将走听证程序

      就市民最为关心的出租车是否调价的问题,刘小明明确表示,本市7年未调整出租车租价,原来一直跟着本市起步价走的上海、广州、深圳已分别做了一到两次调整。7年来,北京的社会平均工资增加了60%到70%,出租汽车司机的收入增加不到20%,导致行业吸引力下降,再加上油价上涨,导致部分司机在高峰时间不愿意出来。“无论出于本市实际情况,还是借鉴兄弟城市的做法,租价的调整都是必需的。”

      刘小明说,出租汽车租价调整政府有关部门正在按有关的程序来进行,要依法走听证程序。“价格部门会适时向社会公示,之后有相应的一套程序。”

      出租车总量将适度增加

      本市出租车总量20年来保持在6.6万辆左右,不少专家建议增加出租车来缓解打车难。

      刘小明表示,首先要充分发挥运力,比如增加高峰时段运力,将现有单班调整成双班,实施双班车错时交接班管理制度,监督企业出车率,研究燃油补贴与司机出车情况和运营效率挂钩机制,鼓励司机多出车。同时,在远郊区县发展电动出租汽车。此外,还将适度投放一些出租车运力。“这段时间正在积极准备投放。”

      出租车业将建退出机制

      刘小明表示,交通部门将加强对出租企业和司机的监管:对拒载、绕路、砍价的出租车司机说“NO”,对出租汽车以包代管说“NO”,发现问题一律处罚。

      在这两个方面,政府部门制定了阶梯性的处罚措施,对于企业最高处罚是令其退出出租车行业;对驾驶员严重违章的,列入“黑名单”,五年之内不能从事出租行业服务。

      乘客遇到拒载、绕路和砍价的出租车司机,可以拨打96123进行投诉,也可通过写信或网络方式进行投诉。

      提前4小时叫车99%成功

      目前,本市有多个叫车平台,包括90103、96103、96109,由调度中心组织。刘小明表示,下一步将统一叫车电话,并由企业向社会承诺,提前4小时预约99%能满足。提前半小时预约,初步考虑能有70%至80%的成功率。在恶劣天气也将设法保证叫车成功率。对出租车司机在恶劣天气出行的,如果遇到车被泡等损失,会有补偿机制。

      小区门口建600扬招站

      今年会在集中商业区,如王府井、CBD等重点地区规划20个出租车候车调度站,同时在乘客集中的小区门口建600个扬招站供市民等候出租车。

      新闻链接

      动物园地区将建独立停车设施

      针对停车难问题,刘小明表示,今年开始将开展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未来3年,城区将增加40万至50万个停车位,其中停车楼10000个车位将用于公共停车。同时,还将建设一些停车楼,比如去年开工建设的五棵松停车楼将在明年“十一”前投入使用,能够提供3000个车位。南锣鼓巷、动物园等地区也将建独立的停车设施。

      针对私装地锁现象,城管部门会加大执法力度。

      晨报记者陈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