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焦点新闻

保障型保险为何卖不动?

2013-05-01 17:38:00 作者: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注意到,市面上长期寿险、重疾险类的纯保障型保险寥寥无几,仅有个别公司个别险种是纯保障型的。对于已存在的高保额低保费的纯保障型险种,比如航空意外险、消费型重疾险等,保险代理却不愿推销。

      “我就是想买消费型的寿险产品,一年花几百元买个保障,怎么就找不到?”近日,市民赵先生想给自己和家人买一份纯保障型的产品,却发现市面上多数保险都是附带投资分红功能的,纯保障型的产品几乎没有。最终,赵先生放弃了购买保险。其实,不少保险需求者都有过类似遭遇,市场上低保费、高保额的纯保障型险种太少。为何买份纯保障型保险就这么难?到底投资型和保障型更适合哪些人?本报记者为您逐一解析。

      纯保障型保险不足10%

      保障功能是保险的根本功能。不过,这个功能在市面上多数保险产品上却表现的并不明显。随便走进一家银行就会发现,多数银保产品是以分红为噱头的,有些业务员也会暗示或者明示消费者:保险也是一种投资。

      尽管回归保障是保险行业转型力求的方向,但在2012年的保险市场上,具有理财性质的保险产品仍占据了大半壁江山。据统计,去年我国纯保障型的保险产品占比不足10%,而分红险和万能险等投资型险种却增长迅速。

      记者注意到,市面上长期寿险、重疾险类的纯保障型保险寥寥无几,仅有个别公司个别险种是纯保障型的。不少保险需求者有投保意识,但比较了多家公司和险种,最终放弃了购买保险的打算,原因是很少有适合需求的纯保障型险种。对于已存在的高保额低保费的纯保障型险种,比如航空意外险、消费型重疾险等,保险代理却不愿推销。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郝演苏告诉记者,投资类业务的占比达到或超过一半以上的保费规模,这样的行业已经偏离了保险的本质。虽然大家都在喊保险的本质功能最终还是要回归保障,但现在纯保障型产品确实非常少。

      保障产品保费难如意

      为何保险公司不愿意做保障型产品?市场叫好不叫座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信泰人寿去年推出一款名为“百万身驾”的车主人身意外保障型保险,5年一共交15650元,可保障私家车驾乘意外身故200万、公共交通意外身故100万,期限为30年。到期后返还所缴纳的保费,分摊到30年,每年只有40多块钱。不过,这款纯保障保险实际销售和预期却相去甚远。

      “上市半年,根本没有达到预期,原计划保费规模是5个亿,实际只卖了400万。”信泰人寿北分总经理田凯告诉记者,保险回归保障本源之路很难。当下的银保市场,对规模保费的盲目追求,商业银行代理的保险多为“重投资轻保障”的投资型险种。随着保费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不仅严重冲击了银行传统负债业务;同时该类产品由于过多强调收益,淡化了保险保障的功能,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大的理念误导,使消费者把保险看成了投资。

      田凯告诉记者,在2002年左右,保险产品还多以纯保障型的为主。随着保险产品竞争的日趋加剧和市民理财观念的深入,纯保障型的保险产品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保险公司才不得不推出分红型保险产品。由于多年的市场误导,很多消费者仍对保险产品期望获得高额回报,购买时也先询问收益如何,这根本是偏离了保险的本质。

      另外,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在产品推广上往往更倚重投连险和分红险等带有投资理财功能的品种,因为它们可以带来更快更高的保费收入,同时代理人拿到的佣金也高。一位保险代理人透露,每销售一笔投资型银保产品,就是一两万元、甚至三五万元,这相当于销售上万笔交通意外险。

      记者算账

      买纯保障产品到底合不合适

      很多人认为消费型保险很多是有期限的,通常只能保障到50岁、60岁。有些保险代理人在销售过程中会说,返还型的保险可以保障到70岁甚至是终身,但这并不能说明返还型保险更实惠。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返还型保险到一定期限后,比如几十年后,投保人所得到保障是来自于自己多交的那部分钱。以一位30岁的男性为例,为了得到10万元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障,他可以选择购买投资型和保障型两款产品,分别都是20年期缴费,前者年缴费3400元,后者需360元,相同的保障二者所缴纳的保费相差近10倍。

      投资型的保险20年总共缴费67600元,保障到70岁,其间如果未发生重大疾病,可以返还71000元。消费型保险20年总缴费7200元,保障期限20年,到期未发生疾病不返还。

      表面看消费型保险毫无竞争力,实则不然。前者比后者每年多缴费3000元/年,用这笔钱去做投资组合,假设每年投资组合收益率为5%,20年后消费型保险保障期限结束,取得的收益将达到10万元,光算现金这笔账就比投资型保险提供的保障高。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