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忙分红 有真慷慨也有假大方

2013-03-02 15:27:00 作者:潘 清)  来源:新华网
伴随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渐入佳境,投资者翘首以盼的“红包”也开始陆续送出。部分上市公司捧出真金白银的同时,“高送转”概念也频频在股市受到追捧。

         新华网上海3月2日电(记者 潘 清)伴随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渐入佳境,投资者翘首以盼的“红包”也开始陆续送出。部分上市公司捧出真金白银的同时,“高送转”概念也频频在股市受到追捧。

      上市公司忙分红,到底是真慷慨,还是假大方?强制和引导并重,能否真能带来现金分红水平的提升?

      A股初现“红包行情”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26日,沪深股市共有121家公司公布了2012年度分红预案。其中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都计划采用现金方式分红,总额有望达到近71亿元。

      上市公司的慷慨背后,大多有亮眼的业绩作为注解。如三六五网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2年度实现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超四成。2.06元的每股收益与每10股派现10元(含税)的利润分配预案,显得十分“般配”。

      初现端倪的分红潮,在A股市场激起了一波小小的“红包行情”。以推出10转10派4元(含税)分红预案的龙净环保为例,22日披露业绩预报后,次日便以涨停价位报收。

      借助目前的信息,尚难窥见今年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全貌。不过人们仍可以根据过往数据,对此进行大致的推断。

      国开证券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沪深股市全部A股公司的净利润为1.23万亿元、1.71万亿元和1.94万亿元,同期分红派现金额达到3886亿元、4979亿元和6044亿元,相应的分红比例分别为31.6%、29.1%和31.2%。

      利益驱动下的高送转频现

      在越来越多上市公司选择现金分红的同时,仍有不少公司热衷于“高送转”。截至目前,已有首航节能等多只个股推出了“10送10”的分配预案。

      看似诱人的高比例送转,果真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吗?

      专家解释说,送红股或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实质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对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影响,公司盈利能力也不会因此获得提高。从理论上说,实施大比例送红股或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后,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数量看似大幅增加,但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股本规模的扩大会摊薄每股收益,股价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光大证券首席投资顾问滕印分析认为,上市公司钟情高送转基本源于三大动因:做高股价做大市值,为公司增发配股等再融资服务;增强股票流动性,做大市值为限售股东解禁顺利套现服务;为高位套牢资金解套服务。

      “相比现金分红,高送转可以少花钱甚至不花钱而达到同样的目的,上市公司自然乐此不疲,缺少资金的公司尤其如此。”滕印说,可以说利益驱动是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的本质所在。

    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高送转之所以在中国证券市场大行其道,源自于市场发展过程中中小盘股供不应求带来的赚钱效应。但随着全流通及市场规模的扩大,小盘股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高送转公司数量的大幅增加使其“含金量”大幅降低。

      滕印提示,在参与高送转投资主题时,投资者应注意观察公司的基本面。如果具备稳定增长的潜力,而股价又未过度透支其未来发展,此类公司值得积极关注。反之,则应谨慎对待。

      强制分红对成长型企业不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以及股市制度的完善,近几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派现占净利润的比例明显提高。不过,尽管目前这一比例已达到约30%,若以目前全部A股约14倍的平均动态市盈率计算,股息率也仅刚刚超过2%。

      长期投资回报不如存银行,这一尴尬现状使得A股投资者不得不以博取价差作为收益的主要来源。也正因为如此,提升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水平成为管理层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

      不过,对于强制分红及其挂钩再融资的模式,业内并不完全认同。国开证券研究中心首席策略分析师李世彤表示,强制分红其实并不适合所有的企业。

      “成长型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以发展,即便进行了高比例分红,随后也会进行更大规模的再融资。这意味着投资与回报失衡的现状并未因此而改变。”李世彤说。

      与之相比,今年年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施行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更强调通过约束性和鼓励性等“非强制性”举措,引导、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作出有利于股东利益的现金分红决策,从而倡导现金分红的最佳行为规范。

      强制和引导并重,或许能改变当下上市公司群体分红水平偏低的状况。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对于上市公司分红,普通投资者仍存在一些需要纠正的误区。

      一些上市公司业绩不佳却出手阔绰,因为其绝大部分的分红都流入了大股东的腰包。通过高价发行登陆股市之后,一些超募企业的大股东也有可能借高额分红变相退出。

      面对形形色色的分红预案,投资者应该多一份理性,辨清究竟是实在回报的真慷慨,还是深藏玄机的假大方。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