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3月18日,省审计厅派驻五位“第一书记”来到杨庄集镇包村帮扶,在他们的带动下,零散的土地进行着“特色拼图”,致富有了门路;陈旧的教室现实了“破后而立”,读书变得舒适;沉寂的村庄享受着“文化红利”,生活有滋有味……“要想实现中国梦,先要实现乡村梦。”正如“第一书记”包敬中在日记里这样描述,因为有了“乡村梦”,郓城县杨庄集镇帮包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搭建中的大棚
□记者 郭 豪
从郓城到寿光,致富路上先“取经”
杨庄集镇位于郓城东北角,距县城13公里,与济宁梁山县搭界。郓城县“藏富于民”,中小民营企业发达,而杨庄集镇多个村子仍处于落后阶段,生产方式依靠单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精壮劳力大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通往村里的乡道早已崎岖不平,少有人问津。
这一切,随着“第一书记”的到来开始改变。6月初,东梁垓村30多位村民,在“第一书记”包敬中的带领下,到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县考察大棚种植。村民们在寿光看到,一座座蔬菜大棚并排而立,大棚内种着黄瓜、丝瓜、辣椒等蔬菜,这里的村民家家都有小轿车,过着城里般的生活。
寿光农民的富裕源于种大棚,得知一个大棚每年有三四万元的收入,东梁垓村的村民都羡慕地不得了。午餐时,村民发出“这是最好吃的一顿饭”的感慨。“同样都是种地,人家挣得比我们多出几十倍,真想不到……”随团考察的马秀琴说,外出考察,让村民们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从输血到造血,引入第七代大棚技术
解放思想就是解放生产力。这是“第一书记”们治贫的思路,“输血”只能满足一时之需,通过“造血”实现长久致富才是根本出路。从此,“种大棚”的想法开始在村民心中蔓延。
想种还要解决怎么种?为帮助村民种大棚,“第一书记”们联系到寿光的大棚制作公司,以低于市场价1万多元谈好了价格,同时还设立奖补资金。这样下来,村民投资一个大棚只需要4万多元。
王慧玲是决定第一批种大棚的村民之一,为此,她甚至把地里已长成个的玉米拔掉,尽管心疼,但她说:“这些浪费的庄稼,以后会加倍挣回来。”
她给大众网记者算了笔账:以前地里种玉米和小麦,一年忙活下来,去掉水、电、种子、化肥等成本,也就净剩1000元。如果种大棚的话,第一年投入4万多,每年最少能挣2万元,两年就能收回成本,而以后的收益是原来的20倍。
据介绍,东梁垓村引进的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第七代大棚技术,每个大棚占地约2亩。如今,8个在建的大棚今秋就可以使用,村民们有望年底前收获第一份成果。
从粗放到集约,尝试507亩“土地流转”
土地是重要的资本要素,但为何农民拥有大把“资本”却致富艰难?“第一书记”包敬中把这个问题当做课题来研究。他认为,如今大部分土地是粗放式管理,农民各种各的,难以在“质”和“量”上有突破,年年有收成但收益过低,因此“跳出农业看农业”,从固有的土地经营模式中解放出来才是出路。
包敬中把目光瞄向“流传土地”,而此时,有着多年养殖经历的青年农民李延兵,正巧有承包土地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
为动员村民放下包袱,大胆出租土地,包敬中和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村民们的思想慢慢发生转变。“在地里忙活一年挣1000元左右,租出去也有1000元租金,空出的时间还能去打工,算下来一年能增加不少收入。”村民王艳芹说。最终,李延兵承包了507亩土地。
大众网记者在这片田地上看到,路和沟渠“十”字交错,形成一个“田”字。李延兵说,他已经做好了土地规划:一块种植中草药,一块发展家庭农场,一块种大棚,另一块仍暂种玉米和小麦。
“我对土地有感情,希望她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赢得更多人的尊重。”李延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