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张迪 菏泽报道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菏泽市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解读《菏泽市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培育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今年,我市印发了《菏泽市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内简称《实施意见》),为全面介绍《实施意见》相关内容,我们召开本场政策例行吹风会,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一级调研员孟祥成先生;市发展改革委体改科(挂高技术科牌子)科长、一级主任科员杜春霞女士,市发展改革委工程师段连佳先生,共同为大家解读《实施意见》,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政策吹风会的有:省驻菏新闻机构、市各媒体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朋友。
主持人:首先,请孟祥成主任介绍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孟祥成:各位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特征。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把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作为现阶段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国家和省分别出台了“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新兴服务业等重点产业。
齐鲁晚报记者:能否介绍下我市《实施意见》政策的延续情况以及重点产业发展任务是什么?
杜春霞: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1〕15号),深入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我市2011年出台了《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菏政发〔2011〕18号),谋定了我市“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机电制造”等产业发展方向,确保了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发展。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必须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2023年,为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指示要求,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调研,认真学习中央、省有关文件和产业政策,广泛征求各县区和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国资委等有关部门意见,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于2024年1月正式印发。
《实施意见》中涉及的重点产业发展任务具体如下:
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菏泽市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核心产业,强化规划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倾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一港四园、多点支撑”的协同发展格局,创新实施“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路径,推动全产业链互促发展。下一步重点发展任务是坚持高新化、融合化、聚集化原则,做大引导基金,引进前沿成果,落户高端企业,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与装备等,着力完善提升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加快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全省最优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000亿元;到2027年,达到1200亿元以上。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突出智能化、高端化和规模化,集聚优势要素,抓大培强,重点发展电工电气、整机整车、高端装备等产品。下一步重点发展任务是要瞄准重点行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创新发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等战略需求,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的新模式,提升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能力,打造具有全省影响力的机电设备制造基地。到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到2027年,达到350亿元左右。
新能源产业。近年来,我市围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下一步要聚焦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巩固提升光伏、风电、智能电网等领域基础优势,加强氢能开发利用,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规模、层次和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装机规模达到700万千瓦以上;到2027年,分别达到700亿元、800万千瓦。
新材料产业。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新材料为发展重点,以前沿新材料引领技术发展方向,以东明县化工新材料产业、高新区新材料新装备产业、巨野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定陶5G新材料产业等集群为重点支撑的发展格局,下一步重点发展任务是以智能化、轻量化、高端化为方向,聚焦新材料产业链延伸、骨干企业培育、重点产品研发,不断强链补链延链,以存量变革、增量崛起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高地。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10亿元以上;到2027年,力争达到360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市“231”特色产业体系大力培育的新兴产业集群之一。目前,我市该产业尚处于起步和培育阶段,主要产品包括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5G微基站、机器人、智能终端等,已涌现了鲁西南大数据中心、大唐5G微基站产业园、旭呈电子和美华通信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有效带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下一步重点发展任务是坚持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等原则,加快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和电子信息等行业,积极构建融合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到2027年,力争达到150亿元。
新兴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和基础性服务业,具体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居民服务业、公共管理、交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近年来,我市把新兴服务业作为“231”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培育力度,重点发展邮电、金融、保险等行业,大力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全市服务业体量不断增大、质量持续提升。下一步重点发展任务是强化新兴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的深度融合,丰富发展适应消费升级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服务业向融合、创新和价值链高端方向迈进。到2025年,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8%左右;到2027年,达到60%左右。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任务是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绿色环保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牵引,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完善资源循环利用基础设施,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到2025年,高耗能行业节能标准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齐鲁晚报记者:请问《实施意见》与省文件相比,其内容在落实过程中的细化差异和创新点主要有什么?
段连佳:《实施意见》与《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相比差异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是聚焦领域不同。为承接国家和省发展规划,融入国家和省产业发展布局,《实施意见》突出我市“231”特色产业布局,确定了“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兴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壮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二是主要措施不同。针对我市产业结构单一、过于依赖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滞后的特点,《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园区功能提升、创新驱动发展和数字赋能升级”等4大工程,逐步建立起“应用牵引、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主持人:今天的记者提问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孟主任和几位发布人对我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介绍和对记者提问的解答。《实施意见》的出台对壮大产业规模、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对今天发布会的内容进行充分准确的报道和全面深入地解读,促进《实施意见》更好贯彻执行,加快我市新动能培育发展。
本场政策例行吹风会到此结束。
返回菏泽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
在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上,李方慧和杨文龙两个名字迅速走红,这两位菏泽输送的年轻的运动员,在短短3天内,夺得两项冠军。[详细]
2月8日,哈尔滨亚冬会雪上项目在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开赛。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比拼中,中国队选手李方慧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获得的首枚金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