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秦旭 菏泽报道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严重影响公众的财产安全,甚至破坏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危害性极大。
数据显示,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电诈犯罪7.8万人,同比上升53.9%;各地法院审结电诈案件4万件8.2万人,案件数同比增长26.7%。
严打之下,为何诈骗依然如此猖獗?为了探其究竟,记者走访了当地运营商,在菏泽移动记者了解到,数字技术被滥用反成“帮凶”,如今,借助数字技术窃取、贩卖、篡改个人信息的案例,已屡见不鲜。不同国家和地区、平台和模式,对金融交易、信息保护、风险防控的制度规则不尽相同,也让各类诈骗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比如,有些诈骗分子利用AI换脸和拟声技术,冒充熟人与诈骗对象视频通话,仿真度非常高,毫无违和感。
“我们构建全链条技术防控体系,依托诈骗态势预警管控系统,建立事前准入审查-事中动态监测-事后溯源打击的闭环治理机制。设立专职反诈研判专班,实现入网环节实施‘三必审’(实名认证必核、入网行为必查、高危区域必筛),运行期间运用AI算法实时识别异常通信特征号码,实现快速关停处置+线索上报。”菏泽移动网信工作负责人杜志民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菏泽移动不仅注重技术防护,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防诈骗知识。与公安部门携手合作,利用微信公众号、社区讲座等多渠道向广大用户普及防骗技巧,提升用户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新时期,防范诈骗是一场全民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在整个社会层面上,重在“治”,向“治”字加马力。尤其需要以群打群治的方式,聚集更多力量,为犯罪分子布下一张“天罗地网”。让我们携起手来,织密反诈防护网,为建设平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