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白浮图镇:多元路径激活村集体经济,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4-08-20 16:1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德龙 陈文腾

  大众网记者 刘德龙 通讯员 陈文腾 成武报道

  村集体经济是村庄发展的基础,其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的繁荣与稳定。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成武县白浮图镇深入调研各村实际情况,科学地将村庄划分为资源闲置型、企业带动型和特色产业型三类,并针对性地推广产业联合、合作社带动、闲置资源利用等三种发展模式及十条具体措施,为各村找到了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有效避免了盲目跟风和资源浪费。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赋能农业现代化

  在全镇范围内,白浮图镇成立了7个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经济作物种植、小麦良种繁育等多种模式,推动农业向现代化、高效化转型。其中,白浮图镇张土楼村党支部大胆创新,率先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破题开局,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将80余亩土地流转种植蔬菜,通过产业联动、就近务工、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预计今年可增加集体收入3万余元;白浮图镇梁寨村流转50亩耕地与本村种粮大户结合种植“济麦55号”良种培育试验田,在山东省农科院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下,采用“七步小麦种植法”种植小麦亩产1500余斤,较其他品种小麦增产30%以上,粮种出售价格较其他小麦每斤高0.3元,综合亩产增加450元,增加集体收入2.25万元。

  张土楼村和梁寨村作为典型代表,不仅实现了集体经济的显著增长,还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形成了良好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产业创新,延伸产业链条

  依托当地相对规模且成熟的蔬菜种植产业,白浮图镇积极招引蔬菜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徐官庄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该村依托蔬菜种植产业优势,聚力发展蔬菜深加工项目,以豆角初、深加工为主,形成集“种植—收购—干(酸)豆角加工—存储—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品产业链条。同时,为提升种植效益,与京东物流开展项目合作,利用“区域公共品牌,成武贤集”,通过“打造品牌、优化包装、提升品质”等路径,实现特色农产品高效发展,做强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闲置资源盘活,激活发展新动能

  白浮图镇通过合理规划,将闲置资源有效利用,实现集体增收、群众就业双赢。其中,白浮图镇巴庄村将占地30余亩的闲置学校纳入镇级资产资源共享数据库进行统一规划,通过与镇级招商引资项目库对接,成功招引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投资2000余万元建立山东尼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现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2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1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白浮图镇安陈庄村通过对村内闲置窑坑进行回填,并进行土地使用变更、归置、整平,形成建设用地共计10余亩,利用省派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160万元建立车间一处,招引山东德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6万元,同时,带动群众就地就业20余人。

  白浮图镇通过多元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不仅解锁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密码,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初审编辑:王文博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