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文博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刘德龙 通讯员 王学孟 成武报道
金秋时节,成武县万顷平畴上,花生、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陆续迎来成熟,空气中弥漫着五谷的浓香,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不仅农民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有党员干部的温情相助、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农民就业方式的多元化,共同绘就了一幅新时代农村发展的生动画卷。
党员干部情暖民心,助力困难户秋收
9月25日,南鲁集镇大王庄村传来了一则暖心的故事。村民王为周因患脑梗导致半身不遂,面对自家即将成熟的2亩玉米地,他显得力不从心。得知这一情况后,村干部迅速行动,组织起“志愿服务队”,不仅联系了收获机械,还亲自下地帮忙,不到一个小时就将玉米全部收割完毕。这一幕,只是成武县党员干部助力三秋生产的一个缩影。今年,该县共有300多户三秋困难户或残疾家庭在党员干部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秋收工作,确保了每一粒粮食都能颗粒归仓。
机械化作业显神威,农民告别繁重农活
在九女集镇青堌集村,村民们正享受着机械化带来的便利。过去,秋收季节是农民们最为忙碌和辛苦的时候,但现在,大型收割机和脱粒机的引入,让农活变得轻松高效。村民张新芳感慨地说:“现在打个电话,机器就开到了地里,省时又省力。”成武县高度重视农机使用和推广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修配人员全面做好农机检修等措施,确保了“三秋”生产的快速、安全、高效。
“两栖农民”成新风尚,务农上班两不误
在成武县的大田集镇陈庄村,王昌真是一名典型的“两栖农民”。白天,她是田间地头的劳作者;夜晚,她则换上工作服,成为县内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包装工人。这种既务农又上班的生活方式,在成武县并非个例。据统计,全县规模企业已达300余家,吸引了大量像王昌真这样的农民工人。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组成互助合作组,科学组合劳动力和机械资源,既保证了农活的顺利完成,又能在企业安心工作。这种新型就业模式,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成武县的金秋丰收季,不仅见证了农作物的成熟与收获,更展现了党员干部的深情厚谊、农业机械化的蓬勃发展和农民就业方式的积极转变。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正孕育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初审编辑:王文博
责任编辑:刘进
在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上,李方慧和杨文龙两个名字迅速走红,这两位菏泽输送的年轻的运动员,在短短3天内,夺得两项冠军。[详细]
2月8日,哈尔滨亚冬会雪上项目在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开赛。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比拼中,中国队选手李方慧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获得的首枚金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