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崔智琪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李豪 通讯员 张雨辰 曹县报道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曹县孙老家镇黄庄村深入实施“党建+807”工程,坚持用党建引路、以产业赋能,在党支部书记黄纯军的带领下,黄庄村总结出以“输血”“造血”“育人”为代表的“三线合一”特色发展模式,三个领域同向发力,共同助力和美黄庄建设。
筑牢基建线,外部“输血”引资源。黄庄村坚持党建引领、谋篇布局,立足村庄实际情况,积极优化基础设施,补足发展短板。在前期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争取专项资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建设,自2022年以来,黄庄村利用省派第一书记资金、公益奖补资金修整村内5条生产生活道路,总长2090米,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安装路灯180盏、修砌排水井2处、建设排水管道2720米;引进良种4000余斤、新增宣传彩绘4处、新栽绿化苗木200余棵,有效优化了黄庄基础设施与村居环境,通过外部“输血”成功培育了特色产业发展基础。
修整一新的进村道路
打造产业线,内部“造血”促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但真正实现产业振兴绝非一夕之功。只有培育村庄自身的“造血”动力,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此为出发点,黄纯军带领村“两委”班子结合村情探寻发展新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黄庄村立足旅游、果品、加工“三驾马车”,走出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黄庄模式。一是立足菏泽“牡丹之乡”品牌,从曹州牡丹园引进特色品种,与村内致富能手合作建设黄庄牡丹种植园,并定期在牡丹园组织送戏下乡活动,共同树立黄庄牡丹品牌效应,实现长效发展。二是巩固西瓜产地优势,“黄庄西瓜”品质好、甜度高,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在村党支部带领下,黄庄村不断在品种改良、技术改进上下功夫,在规模种植、市场销路上寻突破,努力探索农民增收新路子。三是立足曹县汉服之都、木艺之乡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表演服汉服加工与木制品加工,村内有木材加工厂2处、汉服加工厂5处。
黄庄牡丹园景象
抓好人才线,凝聚力量助发展。乡村振兴离不开“人”这个关键因素,如何激发人的干劲、汇聚人的智慧、凝聚人的力量,关系到黄庄未来的发展。在村党支部带领下,黄庄村同县镇各方紧密协作,积极结合县“党建+807”工程开展走访座谈工作,充分访谈在村致富能人与本村大学生,积极组织技术能手、返乡大学生结对交流,为黄庄发展增智赋能。同时,黄庄村也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四德人物评选等机会,大力宣传勤劳致富典型,在全村营造人人奋斗、家家出彩的良好氛围。
初审编辑:崔智琪
责任编辑:刘进
在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上,李方慧和杨文龙两个名字迅速走红,这两位菏泽输送的年轻的运动员,在短短3天内,夺得两项冠军。[详细]
2月8日,哈尔滨亚冬会雪上项目在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开赛。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比拼中,中国队选手李方慧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获得的首枚金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