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孙庄村的“淘宝密码”让村民“触网生金”

2025-04-25 11:35: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崔智琪 李威

  大众网记者 崔智琪 通讯员 李威 曹县报道

  “以前种地一年挣万把块,现在在家做汉服,旺季一个月就能挣上百万!”在曹县大集镇孙庄村的电商服务大楼里,“90后”村民孙传新边打包快递边笑着说。这个曾经因“光棍多、老人多、留守儿童多”闻名的村庄,如今摇身变成“青年多、企业多、收入多”的示范村,2600多个网店、160余家汉服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0万元,书写了“一部手机富全村”的乡村振兴传奇。

  支部当“店小二”:从甜秫秸到汉服的四次转型

  “俺村这四次转型,就像打游戏通关!”村党总支书记孙学平站在电商服务大楼的展区前,手指划过标注着“甜秫秸孙庄”“蔬菜孙庄”“淘宝孙庄”“电商孙庄”的四个区域。从1992年开始,党支部带领村民完成从传统农业到数字经济的三级跳,硬是把汉服这个小众产业做成年销4亿元的“金招牌”。

  为了让村民敢“触网”,党支部化身“电商保姆团”。党员带头开网店,手把手教村民PS修图、直播话术,连初始资金都是支部帮着筹。村民任亚峰还记得2014年第一次开网店时的窘境:“当时连快递单都不会填,多亏党员小分队连夜教我打单发货。”如今他已是拥有2个抖音直播间、3个天猫店的老板,还带出了20多个徒弟。

  “双培养”炼出致富密码:党员变主播网店亮标识

  在孙庄村的“淘宝一条街”上,每家党员店铺门口都挂着醒目的“共产党员示范网店”牌子。“亮出党员身份,客户更信任咱!”“85后”村后备干部赵营的直播间里,党徽始终别在胸前。村里独创的把电商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电商能人的“双培养”工程让16名电商达人入了党,4名党员能人进了村“两委”班子,形成了“党员带群众、老手带新手”的共生模式。

  “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回家淘宝!”这句刷在村口的标语,让来自天津的青年服装设计师陈龙动了心。去年他带着设计团队来到孙庄村,主营汉服设计研发、大学生实训基地、高校产学研合作等。“现在有12名设计师,每月可为当地汉服企业提供200余个汉服原创设计作品。”像他这样的创业青年,孙庄村还有200多名,他们正用无人机航拍、AI换装等新技术,让传统汉服“潮”出国际范。

  “云上孙庄”变形记:快递车当婚车 数据成新农资

  漫步村中,处处可见数字经济带来的神奇变化。党群服务中心的文化墙上绘着“淘宝创业史”,5层电商服务大楼里穿梭着抱面料的村民,连结婚车队都变成了贴着“囍”字的快递三轮。“现在嫁闺女,陪嫁网店比陪嫁车房更体面!”正在打包婚服的孙大娘乐呵呵地说。

  村里打造的“汉服生态圈”更令人惊叹:6个标准化车间里,800多名“新型农民”踩着电动缝纫机;淘宝辅料大市场聚集360多家上下游企业,27家物流网点随时发往全国。“手机是新农具,数据是新农资,这话真不假!”刚参加完短视频培训的村民孙庆感慨道。

  站在电商服务大楼内,孙学平望着村内一家家正在忙碌的电商户说:“我们正筹划‘汉服+文旅’新赛道,要让全世界穿着孙庄汉服打卡中国!”从黄土地里长出的“云上经济”,正让这个鲁西南村庄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轻舞飞扬”。

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